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错误辅音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错误辅音的临床特征,为制定语音矫正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儿童语音门诊4岁以上功能性构音障碍146例为患者组,4岁以下儿童110例为对照组。采用图片命名法进行语音评估,记录发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者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替代(95.2%)、省略(19.2%)和歪曲(12.3%)。容易发错的辅音是:/zh/、/ch/、/n/、/sh/、/k/、/g/、/c/、/t/、/l/、/q/、/x/、/z/、/f/、/d/、/h/、/j/、/s/、/m/、/r/、/p/、/b/。错误类型,按发音部位分类,依次是舌尖前音化(52.1%)、舌尖中音化(35.6%)、舌根音化(10.3%);按发音方式分类,依次是:不送气化(10.3%)与送气化(0)、塞化(22.6%)、擦化(13%)与塞擦化(4.8%)。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辅音错误以替代为主。发音难度比较,按发音部位分类,舌尖后音、鼻音、舌根音、舌尖前音更难;按发音方式分类,送气音更难。舌尖前音化和舌尖中音化是最常见的错误发音部位,不送气化和塞音化是最常见的错误发音方式。语音矫正方案应强调年龄特征,使患儿明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
年份:2012
求助
推荐
收藏
表情
图片
附件
推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