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 阅读 2022-03-11 09:34:30 上传
基于“社会认知”的社会认知语言学
文旭教授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匈牙利罗兰大学(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博士生合作指导教师,哈萨克斯坦阿布莱汗国际关系与外国语大学(Kazakh Ablaikhan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Languages)博士生合作指导教师。2001年6月直接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教育部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2018),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获得者(2008),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获得者(2003);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获得者(2004);重庆市首批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04)。
摘 要: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是认知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该转向促成了“认知社会语言学”和“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诞生, 前者是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结合, 主要关注语言的社会变异等宏观语言问题, 后者是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认知理论的结合, 重在研究社会认知如何影响语言知识的表征、语言习得、语言使用 (包括产出与加工) 、语言演化等。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 探讨了社会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研究内容。基于“社会认知”的社会认知语言学的提出, 是对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的有益补充, 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社会认知;社会认知语言学;
文献来源:文旭.基于“社会认知”的社会认知语言学[J].现代外语,2019,42(3):293-305.
01
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种新范式, 是对语言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 或者说是科学研究人类交际与思维方式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话语的交际功能密切相关, 并且以它们为理据。1990年, 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成立之时, 就明确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话题: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征, 如典型性、隐喻、转喻、心理意象、认知模型等;语言组织的功能原则, 如象似性、自然性等;句法与语义的概念界面;使用中语言的体验背景和语用背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然而, 从其现状来看,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话题早已超越了当初圈定的范围。认知语言学最核心的观点是:语言使用基于我们的身体经验, 即认知的具身性。但除具身性外, 认知还具有工具性和社会性。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事件与环境, 人们必须采取恰当的言语行为和社会行为, 这就需要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 。虽然认知语言学认识到了社会认知的作用, 也出现了“社会转向”之说, 但却忽视了社会认知在社会互动或社会交际中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探索语言使用与社会交往的社会认知基础, 并力图构建一门认知语言学的分支学科:社会认知语言学 (sociocognitive linguistics) 。
02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
近40年来, 认知语言学在解释语言的本质和功能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知识表征和认知过程上, 如范畴与范畴化、概念与概念化等。虽然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基于使用的语言学范式, 但它在解释语言的本质属性和使用时却较少考虑社会因素。尽管Chilton (2009) 认为, 认知语言学假设“社会意义存在于人们的心智中”, 但他并没有深入分析并回答这一问题。其他一些语言学理论虽然有所关注语言的社会维度, 但大多是把语言看成是交际的工具或者是信息检索的工具。例如, 社会语言学虽是建立在社会学基础之上, 但它主要是为语言研究提供一个宏观视角, 其主要目的是获取社会群体言语行为的信息, 而不是关于社会范畴和互动中社会信息加工的信息。批评话语分析很关心像态度、权力、刻板印象、偏见语言的使用等社会问题, 但其分析立场还是相对狭窄。语用学虽然关注社会问题和互动问题, 尤其是交互主观性中的这些社会与互动问题, 但它并没有把社会信息与语境信息区别开来 (Pishwa 2009) 。
社会心理学家吸收了批评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的研究成果, 他们研究发现, 某些语言结构可以揭示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他们对比喻语言的研究, 以及语言学中的语言相对论、礼貌理论、会话分析等话题的研究表明, 研究语言的社会认知方面是互利互通的:“语言的研究能为我们理解社会行为作出伟大的贡献” (Holtgraves 2002:190) , 而理解语言使用需要理解其社会维度。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视角研究表现出明显的内在局限性, 也正是这一局限性才导致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社会转向”。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基础是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如“典型”、“图式”以及“图形-背景”组织在认知语言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是无处不在。但这些概念都是“人脑中” (inside the head) 的东西。
Croft (2009:395) 认为, 认知语言学过于关注“人脑中”的东西, 而忽视了人脑之外的社会世界。认知语言学若要取得成功, 就必须“走出人脑” (outside the head) , 融合社会互动视角, 研究语言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 认知语言学就必须吸收像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社会心理学、语言人类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而不只是认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成果, 不但要考虑语言的认知维度, 还要考虑语言的社会维度。可以说, 以认知为导向的语言学家以及以社会或功能为导向的语言学家, 在研究语言时都很少把两个维度结合起来。从还原意义复杂性和丰富性的研究初衷出发, 认知语言学开始把意义的社会维度 (即意义生成和构建的各种社会过程) 纳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研究之中, 由此催生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社会转向”。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发端于Tomasello (1999, 2008) 的研究, 他强调人类语言起源的关键前提应该是“共同注意和行动”。人类之间的交往是三分的, 除自身与外部世界外, 还有彼此之间的理解。就语言概念而言, 语义的属性也应该是“共同属性”, 因为只有人们相互理解而不是纯粹的个人认知处理, 词语才能为一个言语社团获得共享意义。这意味着, 个人心智中的认知是不足以解释人类心理理解的。因此, 要研究社会域中的认知, 经典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必须包括这一基本的社会维度。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强调认知不是一个自治的领域, 它包括对社会中各种认知过程的研究。Harder (2010:3) 把“社会转向”理解为语言和意义研究的一种新操作:“需要把语言和概念化置于‘社会中的意义’这一更大的语境之中”。也就是说, 若要完全理解语言和意义, 必须考虑社会中的语言和意义, 即必须把对社会语境中的各种功能关系的研究吸收进来, 包括“来自所有相关因素的反馈, 交互主观性理解以及社会运作方式的各种非心理因素。例如, 为了理解security的意义, 我们必须把整个范围的反馈都考虑进去, 从个人受到威胁的经历到国际关系, 都应该是框架的一部分” (Harder 2010:2)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新趋势。但因对社会维度的侧重有所不同, 这一转向又有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认知社会语言学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和社会认知语言学。
认知社会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结合, 是向社会语言学领域拓展的结果 (Hollmann 2017) 。认知社会语言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2007年在波兰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 会议主题就是认知社会语言学。同年, Geeraert发表了“认知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社会学”一文, 探讨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方法论。随后, 《认知社会语言学:语言变体、文化模式和社会系统》 (Kristiansen&Dirven 2008) 和《认知社会语言学进展》 (Geeraerts et al.2010) 两书的出版, 意味着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虽然从广义上来说, 那些“致力于阐明、考察、比较社会和认知维度的研究都很自然地能被纳入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宽泛术语之中” (Kristiansen&Dirven2008:8) , 但从狭义上来说,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出发点是把语言当作一种社会现象, 并在认知语言学的解释框架内, 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语言学现象, 如社会认知、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和社会互动, 尤其关注与使用者相关的变体、由情境决定的可变性以及社会互动的概念动因等。例如, Hans-Georg Wolf&Frank Polzenhagen合作出版的《世界英语:认知社会语言学方法》 (2009) 就专门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探讨英语的世界变体问题。2013年, Kristiansen&Geerearts为Journal of Pragmatics组织了一期特刊, 名为“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使用语境”, 研究语言的各种变异问题, 包括方言问题。2014年, Pütz等人编著出版了《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和语言使用中的社会与文化变异》一书, 仍然主要关注的是语言的变异问题, 如语用变异。Callies和Onysko于2017年为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组织了一期特刊, 专门研究“全世界英语的隐喻变异”, 其研究也是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另外, “认知社会语言学试图把认知范式拓展到语言符号化 (symbolization) 所关涉的地域和社会模式研究之中, 既可以将它们当作独立论题进行研究, 也可以把它们与概念结构进行平行研究” (Kristiansen&Dirven2008:4) 。
从这些研究中不难发现,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目的, 是寻求认知语言学与以语境为导向的语言研究 (如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 之间在方法与理论框架方面的趋同, 以克服经典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不足。不过, 本文所要研究的不是认知社会语言学, 而是基于社会认知的“社会认知语言学”。下面我们将首先阐述社会认知, 然后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 探索社会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03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心理学的前沿领域, 关涉我们如何理解自我和他人。在论述社会认知之前, 我们有必要先从什么是认知谈起。当代众多学科似乎言必称认知。但认知是什么, 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美国学者休斯敦 (Johon P.Houston) 等人在《心理学纲要》中, 对认知的各种定义作了概括, 以求把握认知的内涵。他归纳出了五种定义:认知即信息加工, 认知即心理上的符号运算, 认知即问题解决, 认知即思维, 认知是一组相关的心理活动。通常, 认知心理学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和研究“认知”的:认知机制, 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更强调身体的作用, 即认知的具身性。因此, 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是具身认知 (embodied cognition) , 认为人类心智与概念组织是人类身体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产物, 也就是说概念的特征及其组构方式是受我们身体经验的特征限制的。据此,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 语言反映概念结构, 因此也就反映人类的身体经验。语言不但是认知的产物, 还是一种认知工具, 也是认知的组成部分。人类认知除了具有具身性之外, 还具有工具性和社会性。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工具估计应该是语言文字, 而人类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工具认知 (tool cognition) 。此外, 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 人们必须采取恰当或正确的社会行为以及话语, 这就需要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作为基础。
那么, 什么是社会认知?Fiske&Taylor (1984:6) 认为, “社会认知是一种对别人和自己的思考”。上个世纪80年代前, 社会认知的理论和方法属于“冷认知” (cold cognition) , 因为人们只关注社会认知概念的表征以及由此得出的推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人们开始关注动机和情感对判断的影响, 这就是“暖认知” (warm cognition) 或“热认知” (hot cognition) 研究。“暖认知”以及“具身认知”的研究给社会认知的研究带来了突破性的成果。也有学者从社会认知的性质和特征来定义, 如 (Hamilton 1994:2-5) :第一, 社会认知主要集中研究所考察社会现象的认知基础:一是有关认知结构的概念, 如信念、态度、成见、内隐人格理论等;二是涉及认知加工, 如态度变化、印象形成、社会服从、归因、决策等。第二, 社会认知理解社会现象的一种手段是信息加工模式。人们总是利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编码信息, 通过评价、推理、归因等来解释和加工信息, 最后表征这些信息。第三, 社会认知具有跨心理学各领域的共性。第四, 社会认知是一种方法, 而不是内容, 它是理解内容或解释内容的一种方法或途径。
我们很认同Baron&Byrne (1997) 所给的定义:社会认知就是我们解释、分析和记忆有关社会世界中信息的方式。该定义强调了三个认知过程:首先, 我们所接收到的关于他人和自我的信息, 都是经过了解释的, 也就是说, 这些信息的意义通常是由社会环境、先前的经验、文化价值等来决定的。我们了解一个人, 通常是依赖已有的刻板印象、他所隶属的社会群体等因素。所有这些都会输入到我们的解释中去。其次, 社会信息是被分析过的, 也就是说, 我们最初所获得的解释有可能被调节、改变、修正甚至拒绝。再次, 社会信息是储存在记忆中的, 可以被回忆或提取。当然, 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可能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 但有时我们不一定总是愿意付出这种努力, 因为人类总是喜欢偷懒、想省力, 是认知的吝啬者。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的“社会世界”既指他人, 也指我们自己。因此, 解释、分析和记忆有关社会世界的信息, 既包括对他人的信息, 也包括对自己的信息。其实, 我国古代的知人策略就包括认识他人, 也包括认识自己。例如, 老子的“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就包括这两方面。至此, 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基本任务就是描写人们认知社会世界的过程, 人们如何思考自己、洞悉他人。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Brewer&Hewstone 2004:xi) :
个体层面:社会认知在个体层面可以说就是一个心理“过滤器”, 每个人通过这个过滤器去主观地表征和记忆客观事件和经验。认知既可以调节外部事件对个人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也可以在缺乏当前环境输入的情况下, 去指导个人的行为。因此, 要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首先就需要理解个人是如何处理和组织有关社会事件、自我和他人的信息的。自我认知、自我图式、自尊等一些重要的内容都是在个体层面进行研究的。
群体及人际层面:社会认知不仅仅局限于对个体行为的理解, 也可以拓展到人际关系、群体过程和群际行为。首先, 个体认知到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会影响他们在具体关系, 或者特殊社会群体或全体成员面前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 在人际互动和群体动态中, 对世界的认知以及观念是共享的。社会互动可以提供间接知识或间接经验, 这些都可以将个体对世界的认知理解拓展超越自身的经验。此外, 被他人共享的信息和观念等知识, 也可以提供一种元认知, 从而有助于社会协作, 并指导我们对自我和他人行为的期望。实际上, 认知本身在很多方面是由社会决定的, 也是为社会功能服务的 (Fiske 1992) 。群体及人际层面研究的主题包括:人际吸引、人际信任、刻板印象、偏见、污名化、社会认同、群体冲突、社会决策、归因及社会推理等。根据Pennington (2000:5-7) , 社会认知有三个主要原则:第一, 省力原则:人类在认知付出时总是想省力, 也就是说人类其实是一个认知吝啬者。第二, 自发性与蓄意性原则:人类的思维具有自发性和蓄意性。人类作为认知吝啬者, 会使用一些策略使判断和决策简单化, 而其中的一种策略就是使用社会图式。当相似的社会情景反复出现时, 或者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之间存在感知相似时, 一个人的反映就可能会是自发的或自动的。当一个人在做出判断或决定之前, 有意识地付出了心理努力, 或者是通过了深思熟虑, 这就是蓄意思维。第三, 自尊原则:自尊在社会认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自我评价对社会认知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如何思考自己, 在很大程度上会受他人的看法和行为的影响。高度自尊的人认为自己能干、有价值, 对别人有信心。自卑的人则相反, 导致的结果就是缺乏动机。
总之,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或方法, 主要强调我们如何表征社会知识, 以及如何在心理上加工社会信息。社会认知不但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其研究也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社会认知的研究为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04
社会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内涵
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是表达社会交际功能的、规约化的象征结构 (构式) 系统。认知语言学一直致力于探索该系统与概念系统和身体体验, 即语言、认知和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 (文旭2014) 。但其立足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 过渡强调“人脑中”的东西。认知社会语言学尝试“走出人脑”, 把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置于社会之中, 考察社会作为认知语境对人的身体体验、概念系统和语言及其关系的影响。但其前提仍然是人是认知的主体。无论是认知语言学还是认知社会语言学, 都忽视了人作为认知客体的一面, 也未对人的社会认知过程引起足够重视。社会认知关注人认知社会世界的过程, 强调人的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 即人是认知主体同时也是认知客体。因此, 社会认知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结合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发展和突破的必然要求, 也是对认知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补充。
早在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之前, Clark (1992) 就已呼吁从社会认知视角考察语言。Croft (2009) 受其启发, 率先将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认知理论相结合, 考察了识解的本质及其与语法的关系, 发出“迈向社会认知语言学”的倡议, 并强调这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他认为, 语言是社会认知的核心特征, 作为一种规约化的协作工具, 它既能解决交际中的协作问题, 也能解决共同行动中的协作问题。他强调社会认知在识解、意义和语法中的重要作用, 并从共同行动、协作和规约三种社会认知能力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认知语言学的四个基本原则 (Croft 2009:412) :第一, 心智中的语法结构和过程是一般社会认知能力和个体认知能力的示例。第二, 语法是由形式、意义和社区 (在该社区中意义是规约的) 所组成的符号三角构成的。第三, 意义既是百科的也是共享的。第四, 意义关涉为交际目的服务的识解。
Croft (2009) 提出的社会认知语言学把行使社会认知功能的说话人置于注意力中心, 着重研究概念理解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 它主要致力于通过揭示意义生成和构建过程中所关涉的各种社会互动过程来研究“社会领域里的概念化” (Harder 2010:408) 。从认知语言学到社会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Croft期望为语言与社会交际的互动关系构建一个统一的模型, 既重视语言 (能力) 作为个体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也强调其作为社会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既关注人的认知过程, 也凸显社会认知与认知的交互作用。但是, Croft的思路本质上仍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 只不过融入了语言的一些社会维度, 如共同行动、协作和规约等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交际, 并未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真正建立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之上。因此, 很难构建起社会认知语言学的宏伟大厦。我们认为, 真正要“迈向社会认知语言学”, 必须把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认知理论有机结合, 必须把个体认知、社会认知 (包括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 和社会认知过程与语言的认知研究有机结合。因此, 有必要赋予社会认知语言学新的内涵。
语言、人、社会、客观世界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语言是人构成社会的协作工具, 它是人认知客观世界、社会甚至人自身的重要途径, 反过来人的认知结果, 即概念系统最终映射到语言中。因此, 语言的研究不能脱离其他任何子系统。社会认知语言学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社会认知语言学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 运用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语言人类学、批评话语分析、语用学等学科的思想、概念和方法来分析语言问题, 如语言知识的表征、语言习得、语言使用、语言演化等。社会认知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与认知语言学一脉相承。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 (文旭2014) 。社会认知语言学继承了这一假设, 但对一般认知能力的解释有所不同:它不仅包括个体的认知能力, 还包括社会认知能力;不仅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还是其对社会 (世界) , 包括自我和他人的认知, 即把认知置于社会之中。认知语言学主张, 语言是形式和意义配对的符号系统。Croft (2009) 认为, 这种符号系统是社会规约的产物, 提出语言是由形式、意义和社区 (在该社区中意义是规约的) 所组成的符号三角构成的系统。他将社会因素 (社区) 纳入语言中, 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但这种认识还不够透彻。根据社会认知理论, 社区只是社会世界的一部分, 而形式与意义的规约化更确切地说是发生在社会世界之中的。因此, 社会认知语言学主张语言是由形式、意义和社会世界组成的符号三角构成的。
认知语言学强调, 意义是百科的。Croft (2009) 在此基础上提出, 意义不仅是百科的, 也是共享的。我们认可Croft的观点,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这里的“意义”不仅是认知语言学通常所说的百科意义, 还包括社会认知功能。认知语言学秉承“意义等同于概念化”。Croft (2009) 强调, 概念化存在于社会之中, 总是为特定的交际目的服务。根据社会认知的基本观点, 我们认为“意义本质上是社会概念化”。所谓的“社会概念化”既指社会中的概念化, 也指对社会世界的概念化, 而社会世界的概念化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和对自我和他人的概念化。Croft所说的“服务于交际目的的概念化”本质上是社会世界概念化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 在认知语言学和Croft的社会认知语言学的假设和原则基础之上, 我们可以提出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意义观的假设和原则。
语言观的假设和原则:第一, 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 (包括个体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 的一部分。第二, 语言是由形式、意义 (包括社会认知工能) 和社会世界组成的符号三角构成的。意义观的假设和原则:第一, 意义是既是百科的 (包括社会认知工能) 也是共享的。第二, 意义是社会概念化。我们所提出的社会认知语言学这一学科, 明显不同于认知社会语言学。前者是社会认知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结合, 致力于从社会认知的视角为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问题 (如概念结构、语义、语法问题) 提供新的解释, 为认知语言学理论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而后者是社会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结合, 致力于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为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问题 (如语言变异、变体研究) 提供一个更加合理、能产的分析框架。
05
社会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
社会认知语言学要着重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社会认知功能在语言中的表征;二是语言习得、使用、演化等的社会认知机制。因此, 社会认知语言学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社会认知功能的概念化、语言习得、语言使用、语言演化。其中社会认知功能的概念化对应第一个问题, 而后三方面的内容对应第二个问题。
5.1 社会认知功能的概念化
经典认知语言学把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而社会认知语言学则把意义等同为“社会语境中的概念化”, 即试图把“概念化置于其社会语境之中” (Harder 2010:5) 。换句话说, 概念化主体的认知是根植于社会世界中的, 其概念化自发地包含了社会信息, 因此概念结构中也就自然包含社会认知概念。例如, 我们对特定概念化对象的认知不可能脱离我们的身份、性别、情绪、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 因此在该概念化对象的概念结构中天然地包含了相关的社会认知概念。以“女性”的概念化为例, 她常常与脆弱、多愁善感、爱哭等概念联系在一起, 但这种概念化是基于“男性”的性别立场建立的, 其确立甚至发展成为一种刻板印象, 成为“女性”的概念结构的一部分。
概念结构到语言的映射在很多情况下也包含了社会认知概念。Holtgraves&Kashima (2008) 认为, 社会认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的使用来构建。也就是说, 语言是社会认知功能的载体。语言的各个层面都可以编码社会认知功能。例如, 历史上象征上流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女王英语”与普通英语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语音语调, 据此语音 (包括音段特征和超音段特征) 是社会身份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样, 作者身份识别研究表明, 行业术语的使用和特定词汇的选择也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身份。而情感词的使用还可以揭露语言使用的情感。Pennebaker et al. (2003) 发现, 小品词甚至能够反映语言使用者的认知风格。因此, Fiedler&Mata (2014) 认为, 词汇是社会认知功能表征的基本层面。不仅在语音和词汇层面, 句法结构甚至语篇都可以表达社会认知功能。Fiedler&Freytag (2009) 认为, 句子主语和宾语的选择反映了说话者对归因的编码。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表明, 语篇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偏见、意识形态等。
总的来说, 社会认知功能的概念化研究需要回答以下问题:第一, 社会认知功能是如何概念化的?第二, 社会认知概念是如何映射到语言中的?第三, 语言是如何表达社会认知功能的?
5.2 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研究
语言的习得是一种社会活动, 对其研究不能脱离社会, 更不能脱离社会认知。综观以往的语言习得研究, 包括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有关的语言理论解释和解决语言教学与学习的问题;二是通过语言习得的研究论证有关语言的理论假设。但无论是哪一方面, 基本都与社会和社会认知无关。那么, 社会与社会认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这就是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社会认知对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考察语言习得过程关注最多的社会认知因素是动因。Dörnyei (2005) 等甚至构建了二语习得的动因理论。Gardner&MacIntyre (1991) 进行了一个英语/法语的词汇学习实验。他们把被试分为两组, 通过以是否奖励作为变量, 考察二组的学习情况。他们发现, 奖励作为学习的动因对词汇的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此外, 有的学者还考察了另一个社会认知动因:焦虑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总体而言, 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 影响语言习得的社会认知因素有哪些。第二, 社会认知如何影响语言的习得。第三, 通过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习得研究如何促进语言的习得。
5.3 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使用研究
认知语言学理论主张“基于使用的模型”, 认为语言知识源于使用。但对语言知识的使用过程 (包括产出和加工) 却未引起足够重视。Holtgraves (2002) 认为, 语言使用的研究必须关照社会认知因素。因此, 社会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探讨语言使用的社会认知动因。
以社会认知的“态度”因素为例, Semin&Fiedler (1988, 1992) 等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者对群体间语言偏见和期望语言偏见 (Linguistic Expectancy Bias) 的研究表明, 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的使用。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语言使用者在描述内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外群体成员的消极行为时, 更倾向于使用形容词;而在描述内群体成语的消极行为和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时, 更倾向于使用描述性行为动词。Semin&Fiedler (1988) 把动词分为描述性行为动词、阐释性动词、静态动词, 并指出从描述性行为动词、阐释性动词、静态动词到形容词, 词义抽象性逐渐增强。他们认为, 这种使用现象受社会认知中态度 (具体为刻板印象) 的驱使, 因为当期望与其刻板印象一致时, 语言使用者倾向于使用抽象的语言, 而如果不一致时则倾向于使用具体的语言。除态度外, 社会认知的其他因素, 如自我认知、情感、归因、偏见等是否影响语言的使用?换句话说, 哪些社会认知因素会影响语言的使用?又是如何影响语言使用的?如何以社会认知为理据促进积极、高效的语言使用 (如话语构建) 呢?这些正是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使用研究要回答的问题。
5.4 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语言演化研究
Bergs (2017) 认为, 语言总是处于演化之中的。如何描写和解释语言的演化, 就成了包括认知语言学在内的许多语言学理论的共同使命。语言的演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如语法化、去语法化、词汇化、语用化、构式化等, 发现了一些语言变异和变化的语言和认知的动因,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那么, 社会认知语言学能够为解决演化研究遇到的问题提供什么新的思路和发现呢?这是社会认知语言学需要思考的问题。
社会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是由形式、意义 (包括社会认知工能) 和社会世界组成的符号三角构成的。因此, 社会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演化研究不仅要关注形式和意义 (包括社会认知工能) 的变化, 还要重视社会世界的变化以及社会认知对形式与意义规约的影响。换言之, 与侧重形式/意义变化及其个体认知动因的传统语言演化研究不同, 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语言演化研究是在语言所处的复杂系统中考察其演化。这种思路比传统研究更具优势。以Fischer (2006) 为例, Fischer以交际对象为变量考察了德语小品词的使用情况, 发现语篇小品词ne的形式和语义会随交际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人为交际对象时, ne出现在话论结尾, 与陈述句共现, 赋以升调, 具有交际互动功能;而当计算机系统为交际对象时, ne仍然出现在话论结尾, 与陈述句共现, 但发音的响度变小, 其使用也不是为了寻求计算机系统的回应, 而可能是说话者的自我确认, 即ne在人机对话中不再表达交际功能。这种语言变异, 很难用以往的语言演化理论来解释, 但社会认知语言学却能为之提供很好的解释 (参见本期姜灿中、匡芸涛的文章) 。当然, Fischer考察的演化还属于共时层面的, 但Traugott&Trousdale (2013) 指出, 语言的演化通常始于共时层面的具体使用。简言之, 社会认知语言学的语言演化研究具体要思考以下问题:第一, 语言的形式、意义 (包括社会认知功能) 是如何演化的?第二, 语言演化的机制是什么?第三, 语言演化背后的社会认知动因是什么?
06
结语
语言是人的行为尤其是人际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所在, 是社会认知的工具, 而社会认知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使用来构建。因此, 语言的各个方面, 如语言知识的表征、语言习得、语言使用 (包括产出和加工) 、语言演化等, 都会受社会认知的影响。本文提出构建基于“社会认知”的社会认知语言学, 探讨了它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研究内容。基于“社会认知”的社会认知语言学就是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 运用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语用学等学科的思想、概念和方法来分析语言问题, 如语言知识的表征、语言习得、语言使用、语言演化等。因此, 它至少包括社会认知功能的概念化、语言习得、语言使用、语言演化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基于“社会认知”的社会认知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社会转向”的一种新趋势, 其研究必将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