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客服二维码

联系客服获取更多资料

微信号:LingLab1

客服电话:010-82185409

意见反馈
关注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linglab语言实验室

回到顶部

个人简介:

于迎春,文学博士,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先秦秦汉方向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研究奖学金获得者。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

邮政编码:100871

 

专著与论集:

《秦汉士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东方出版社,1997年

 

编著或教材:

《褚斌杰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论文:

  1. 《用艺术展开你自由的人生》,《另存Ⅲ》,中国书店,2016年11月

  2. 《“清”与汉代士人的生活价值》,《中州学刊》2015年第9期

  3. 《汉代文人的政治退守与文学私人性的增强》,《先秦两汉文学论集》,2004年6月

  4. 《试论汉代文人的政治退守与文学私人性》,《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5. 《中国早期历史中文学、文人的形态和观念》,《中国学术》2001年第1期

  6. 《汉代士人的仕事与谗嫉》,《晋阳学刊》2001年第1期

  7. 《史记、汉书与史传传统》,《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8. 《东汉后期不仕之士的生命安顿方式》,《道家文化研究》第15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3月

  9. 《诗经》,《中国文化导读》,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 《东汉后期经术与才艺的冲突及“鸿都门学”的意义》,《江海学刊》1997年第2期

  11. 《汉乐府三题》,《晋阳学刊》1996年第5期

  12. 《以“通儒”“通人”为体现的汉代经术新变》,《中州学刊》1996年第4期

  13. 《“雅”“俗”观念自先秦至汉末的衍变及其文学意义》,《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文学卷》

  14. 《曹丕文学不朽的新意识及其“文章”、“文人”的观念》,《学术研究》1996年第2期

  15. 《庄子思想的文化渊源》,《中国文化月刊》(台湾)第196期(1996年2月)

  16. 《汉代道家思想的兴盛及其对文人的影响》,《齐鲁学刊》1996年第1期

  17. 《周公与士——论周公形象在战国汉初的塑造》,《中国文化月刊》(台湾)第146期(1991年12月)

 

专业领域:

担任过的课程: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先秦两汉文人文学研究

先秦时代的文化观念与写作活动

先秦两汉文学专题研究

大学语文

先秦两汉文学要籍选读

 

科研项目:

秦汉士史(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文人文学的早期历史(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中国早期社会中文人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中流文教基金)

 

获奖:

1998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

1999年度北京大学中流文教基金

《秦汉士史》获得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来源 https://chinese.pku.edu.cn/rwfc/1224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