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柳春蕊,又名柳磬如,江西都昌人,1976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2006-2008年,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晚清文学思想史”研究。博士论文《晚清古文研究》被评为2008年度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从事中国古代文论、汉语文章与修辞学、中国思想史研究;关注青年成长、乡村文化建设和中学语文教育。被评为北京大学2010-2011年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北京大学2009-2010年度优秀班主任二等奖。以墨禹为本,老庄为用,带领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被评为“最美江西人”(2015年)。担任文艺理论教研室副主任(2012-2015年)、北京大学赣文化学会指导老师、北京大学第六届教职工代表、第十八届北京大学工会代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研究员。主编《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4-2005年)和《青年读本》系列,创办中文系刊物《北社》(2002年)、《艺衡》(2008年)。
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
邮政编码:100871
专著与论集:
《与青年同行》(上下),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
《南轩诗文》,中国书店出版社,2015年。
《花朝节的纪念》,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
《晚清古文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
编著:
《中国文论教科书》,待出,2013年。
《青年读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
《古代文学基础》(清近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文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论文:
-
《吴孟复先生诗歌艺术试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
《欧阳修的述平文风》,《云梦学刊》2016年第6期
-
《章学诚的古文观》,《南开学报》2016年第3期
-
《<庄子>思想的言说》,《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
《孔子的思想及其言说》,《云梦学刊》2015年第3期。
-
《陆机文的特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
《<庄子·天下篇>“宋鈃尹文子”条疏证》,《云梦学刊》2014年12月8日。
-
《论<庄子·人间世>寓言主体的政治身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
《<庄子>藐姑射神人的意境论意义》,《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
《试论<逍遥游>主题的政治性》,《文学与文化》2012年04期。
-
《〈庄子·天下篇〉义疏》,《艺衡》第5辑,2011年。
-
《熔铸唐宋:姚鼐诗学理论及实践》,《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
-
《关于古代文论选与古文论研究的反思》,《云梦学刊》2010年第3期。
-
《论易堂文论思想的学术背景》,《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论晚清古文理论中的声音现象》,《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
-
《莲池书院与吴汝纶古文圈子的形成》,《东方论坛》2008年第1期。
-
《梅曾亮京师古文领袖地位成因考》,《云梦学刊》2008年第1期。
-
《梅曾亮文学思想考辨》,《文学与文化》第8辑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
-
《晚清古文理论中的声音现象》,《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
《〈尚书·洪范〉通释》,《艺衡》2008年创刊号。
-
《梅曾亮与嘉道时期岭西古文创作群体之兴起》,香港《新亚论丛》2007年卷。
-
《由“神明”到“规矩”:易堂九子的文法思想》,《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
《〈诗品〉“汉都尉李陵诗”考辨》,《阴山学刊》,2007年第3期。
-
《咸同时期湖南士人的古文与事功》,《南开学报》,2007年第5期。
-
《曾国藩的士大夫之学与内在逻辑》,《齐鲁学刊》,2007年第6期。
-
《陆机〈文赋〉“短韵”考辨》,《云梦学刊》,2006年第1期。
-
《梅曾亮与桐城派古文在京师的传播》,《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1卷,2005年。
-
《神、理、声、色——姚鼐诗歌体性论》,《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
《形容词的缺场与动作意谓》,《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4年第3期。
-
《辞章而入义理——兼谈读书常识及诗教建设》,《诗词丛刊》2004年第2期。
-
《宋学、守望古文的壁垒——从〈与刘海峰先生〉看姚鼐的行谊和学术》,《安徽文献研究集刊》2004年第1卷。
科研项目:
专业领域:
中国古代文论和思想史研究;中国文章学。
担任过的课程: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本科生)
庄子选读(本科生)
国文举要(本科生)
《文心雕龙》选读(本科生)
汉字书法(留学生)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专著选读(研究生)
桐城派研究(研究生)
中国散文研究(研究生)
汉语文章写作(全校通识教育课程)
大学国文(全校非中文系的本科学生)
获奖信息:
2008年度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北京大学2010-2011年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
北京大学2009-2010年度优秀班主任二等奖。
[附录]:《花朝节纪念》读后(中文系本科生陈墨玉)
柳公的古文论是我们系文学方向的大三必修课,因此每年都有不少关于柳公的故事在师兄师姐口中碾转相传。或才识,或治学,或为人,或处事,都颇令人景仰。今年秋日,终于有幸坐在柳公的课堂,聆听先生教诲,深感受益匪浅。又蒙先生惠赠作品集,大示拜读,心折殊深,现写下感言一二,以致敬意。
其实早在受赠于柳公之前,就曾拜读过先生的一些作品,尤以散文《想起了爷爷》印象深刻。又于作品集《花朝节的纪念》中重读,更感其情之深切,意之真挚,以小见大的笔法、以景融情的手法,尤其是其于平淡之中流露出的肺腑之情,与朱自清先生《背影》之作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妙。柳公的散文多文笔清丽,清隽沉郁,取于生活中的小事,云淡风轻般的叙述,仿佛就面对着先生听他娓娓道来一般。生活点滴,都有值得珍重之处,而那些久远的往事,读起来也仿若少年模样。先生为人之清雅,亦可见一斑。
先生于生活处的体悟令人动容,于人生中的思考亦引人思考,深厚而审慎。先生的《青年人的历史》,拜读数遍,如饮醍醐,每读一次,心中感慨便多上一分。先生言“青年为民族的未来”,然如今青年大概多已不似先生那时,莫说执著于学术的理想,甚至不知理想为何物,更勿提“学术”、“自由”等追求。故而,先生于青年时代之求索、于学术中之挣扎、于现实理想间至真至纯之选择,更显可贵,令人敬佩之至,读之不胜惭愧亦受益良多。
书后又附有先生的些许新诗之作,较之先生五七言律诗的严整恢宏,新诗更显清新典雅,带着明朗的情致,既有古诗之含蓄,又有着现代诗之跳跃,笔墨之间,挥洒自如。
先生其文,确如其名,雅然润泽,如春蕊一般清新干净;先生其文,亦如其号,隐然厚重,如磬石之声悠远疏朗。先生通贯古今,虚怀若谷,淡然不争,又心系天下,其胸怀心志亦可从文中窥探一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幸蒙先生惠赠,感莫能言。学生不才,仅有感于此。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于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