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客服二维码

联系客服获取更多资料

微信号:LingLab1

客服电话:010-82185409

意见反馈
关注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linglab语言实验室

回到顶部
《光明日报》+汉语语言学研究+多视角漫谈=?

533 阅读 2020-08-07 09:15:02 上传

以下文章来源于 语言学科普

《汉语学报》主编邢福义先生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众多纸质媒体上发表多篇有关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文章。后邢先生将这些文章整理成一集《光明语学漫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的文章关注社会语言文化生活,文字深入浅出,耐读有趣,既适合语言学研究者阅读,也可看作是一本语言学普及读物。

今特刊其前言,使读者们更好地了解成书经过。





《光明语学漫录》


前言

文 | 邢福义


书名中的“光明”,语义双关,在背景上泛指国家的光明,在对象上主要借指《光明日报》“语学”这里主要指“汉语语言学”“漫录”表明所录文章角度不一、题目大小不一,还有其他这样那样的不一。

《光明日报》为中共中央主办的思想文化大报,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是党和国家联系各方面读书人的桥梁和纽带。创刊于1949年6月16日。当年,毛泽东主席题写了《光明日报》报头。此后,随着国家的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光明日报》越办越好。现如今,人文社会科学界创新风气浓厚,中国的学者既尊重国外论说,又努力于文化输出,《光明日报》定会发表更多的好文,起到更大的作用。

从青年时代起,我就向往《光明日报》。1935年5月出生的我,2002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报道式的文章2篇。这时已经67岁。两年之后,从2004起,才有在《光明日报》上连续发表文章的机会。现在,已然84岁高龄。感谢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先生,他热情地鼓励我整理成为一本集子,让读者能够连串起来看看这些跟汉语研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文章。我欣然接受了周先生的建议。

这部集子收录的文章,在目录中列出的,共32篇。其中,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1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30篇还有1篇,同时见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两本书,是光明日报编辑部组织编写的。集子中,目录与正文,皆按时间先后排列。

这部集子,10万字左右,长度似乎合适;字数多了,翻看不便。集子的文章中,《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是讲演稿,比较长。不过,可以把此文所包含的几个部分,当作几篇小文来看看。集子中,几篇文章的末尾加上“插说”。这些插说,或者做点说明与解释,或者引入相关的短文,都是为了增添点信息量。插说的短文,不在本书的目录中列出。

我是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的教师,现代汉语语法是我教学与研究的主要对象。几十年来,越来越感觉到,要讲好现代汉语语法,必须联系“左邻右舍”的相关现象,诸如古代汉语语法、语用修辞、方言话语、逻辑知识、国学修养等等;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国产”理论,既重视外来理论的引进,更重视植根于本土的理论体系的创建,对中国式学派的形成有所思考。我坚信,这是我国文科各门学问壮大起来,能够跟外国理论平等对话的必由之路。正因如此,在我写给光明日报的文稿中,特别是参加国学问题的讨论中,往往提到这个话题。但是,我不是国学家,在一定程度上,写起这类文章来是为了练笔。尽管认真,难免有失。敬请方家和读者指正。

个人深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学问无尽处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图书信息

★《光明语学漫录》★



邢福义 著

本书是一本适合大众的语言学科普读物,收录邢福义教授从其2002—2017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的三十余篇文章,按时间先后排序,都和汉语研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每篇文章“通过说事讲一个道理,这道理或是文化上的道理,或是问道治学的道理。文章耐读,有文趣,可做范文”。部分文章的末尾附“插说”,或做些说明与解释,或引入相关的短文,把文章和其他人、事联系起来,增加了文章的信息量,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目 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01.语言的文化与文化的语言

02.语言学研究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

03.在突破口上——谈建立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法学

04.语言研究的“向”和“根”

05.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讲演)

06.“救火”一词说古道今

07.“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

08.黄流中学怀想

09.漫话“有所不为”

10.“X以上”纵横谈

11.说“广数”

12.两次指点

13.桂山魂

14.“十来年”义辨

15.“复制”与“抄袭” 

16.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

17.“国学”和“新国学”

18.光明之路越走越宽敞

19.“诞辰”古今演化辨察

20.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

21.邢梦璜与文化黄流

22.辞达而已矣——论汉语汉字与英文字母词

23.话说“永远”:从孔子到老舍

24.语言哲学与文化土壤

25.学术研究不妨多点“小题大做”

26.三国演义之“关公”

27. 莫写“新型”错别字

28.自信有为 构建特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29.自我出新  据实立新

30.关于“不亦乐乎”

31.国学的学科化与一流追求

32.看得懂,信得过,用得上——谈谈学风和文风的“九字诀”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点赞
收藏
表情
图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