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 阅读 2020-09-24 09:06:02 上传
以下文章来源于 语言学日记
个人情况
本科在一所211大学就读,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成绩中上游的水平。考研需要复习的参考书目在大学期间几乎都看过。大三上学期开始考虑要继续读研,想了很久在3月份的时候确定了考北语,进入正式复习。
初试成绩:专业一:114 专业二:132 英语:65 政治:70 总分:381
复试成绩:专业课:80 英语:50
鉴于以上成绩,我主要说一下初试的一些准备情况,供大家参考,复试方面会说一下失分原因。
关于择校
我大三上就决定了要考研,前期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换个专业考,在法硕、教育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考本专业(因为更简单)。决定考本专业后就是选学校,我觉得“本科读得是学校,而研究生读得是专业”,所以在择校时主要考虑得是哪所学校的汉硕专业好,最终就选择了北语。
北语不是211、985,但在汉语国际教育这个行业来看,他是老大了。学校名师多,出国交流的机会也很多,考试的题虽然近几年越来越难,但考得都不偏,一下子招100多个人,让人很有安全感。学费不贵,奖学金全覆盖,学术大咖云集,如果将来想从事汉教这方面的工作,那北语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书目
专业一:黄廖版《现汉》、叶徐版《语言学纲要》、陆俭明的《语法研究教程》、彭小川的《201例》、王力的《古代汉语》
拓展书目: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朱德熙的《语法答问》、《语法讲义》、符淮青的《现代汉语词汇》
专业二: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祖晓梅的《跨文化交际》、崔希亮的《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孟昭毅的《外国文化史》
拓展书目:杨玉玲的《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以上书目根据分数占比的情况,在复习时有所侧重。20年北语的题目有很大的变化,分数占比大致为,专业一:古汉10分、语纲15分、语法研究10分、201例10分、其余为现汉。专业二:填空、选择、判断共30分引论、文化、跨文化都有所涉及、大题是跨文化9分、文化14分、引论14分、语言教学15分、词语辨析15分、教案50分。
关于初试
1.英语一:
我一月份就开始背单词,恋练有词和红宝书都刷过一遍,之后就开始做真题,几乎是两天完成一套卷子(除了作文)。刷真题的时候主要是找感觉,选对了还不算,要知道他为啥对,为啥错,久而久之,你就知道套路了。做完一篇阅读,要大致能把他翻译过来,不会的单词都查出来记在本子上。阅读理解还跟了唐迟老师的课,学了一些阅读技巧,在考试时是有点用的。
因为我本身英语就不太好,所以作文方面没有自己去总结模板,而是背了别人准备好的。大作文是考试的前两天背了何凯文老师的两个押题模板,最后考试的时候就原封不动的写了上去。小作文是背了王江涛老师的模板,背了各种信,但最后考了通知,我连格式是什么都不知道,最后就随便写了。关于作文,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是提早准备,自己去写去练,我身边上岸的同学有的是用“批改网”一个网站,自己在上面写,他会帮你改正语法,一开始不收费,现在听说收钱了。也有的人报了小潘潘老师的课,学了九宫格作文法等。
完型和七选五考得就是逻辑,这个建议大家听一听网课,根据老师总结的方法做会好一点儿。不要觉得简单就不练,我考试前几乎没做过七选五,因为我觉得挺简单的,结果考完出来对答案,5个错了3个。翻译靠得就是积累了这个需要单词量和语法等,得多做题多练习。
2.政治:
我是7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的,主要是跟了徐涛的课从基础班到冲刺班,在化妆、敷面膜的时候听,也不耽误时间。平时就是看专业课看累了或者吃饭的时候会去刷政治的题《1000题》、《核心考案》、《优题库》等,也做了徐涛和肖大大的押题卷,最后就背了肖四。
总得来说,我政治复习花了一定的时间,但大多数知识都没有进脑子,建议大家还是在固定的时间里去复试政治,一心不要二用,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8月份再开始就来得及,刷题刷多了也不太好,考试做题的时候反而会多想,只跟住一个人进行复习就够了。
3.专业一
《现代汉语》是重中之重的,粗略统计大概占了70分,这本书建议大家好好看,连边边角角都不要放过,绪论、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每个章节都要形成框架,有自己的体系,课后的习题也都做,可以对应北语的历年真题来查缺补漏。要做到别人随便说一个知识点考你,你可以用自己的话给他讲明白。
《语言学纲要》主要考大题,这本书就不需要看那么细,但也要将书上的重点知识点形成自己的框架,比如组合关系、聚合关系、语流音变、社会方言等。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这本书讲了很多有趣的语法现象,对应的就是北语的语法分析题,题出得很灵活,主要运用的就是层次分析、成分分析、变换分析、语义成分、语义指向、语义角色分析等,会灵活的运用以上分析方法即可。
《201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前期可以每天记两个,后期遇到词语辨析的题不会了可以去翻一翻。这本书主要对应的就是北语的词语辨析题,题出得很灵活,很多都是这本书上没有到,这类题还是要掌握方法,可以从意义、词性、用法、否定、位置、搭配等方面来看,不能只是背书。
其余的《古汉》、《现代汉语八百词》、《语法答问》等书,我在空闲的时候都看过一遍,作为只是拓展,像朱德熙先生这两本语法的书都很薄,一个问题或一个章节一断,写得都很有意思,平时复习累了可以看一看。
北语的专业一考得都不是偏题怪题,出得题很灵活,没有名词解释,没有那种你直接背书就写的题,很多的是要你去分析,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很多论述题都没有标准的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4.专业二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逻辑性很强,前言后章都是搭在一起的,初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书很厚、内容零散且多,多看几遍就会发现他的基础篇、习得篇、教学篇每一章都能理出框架,比如提到“会话含义理论”向下引申你可以想到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利奇补充的礼貌原则,向上引申又能想到功能主义语言学、交际能力,又可由此引申到教学篇的以功能意念为纲的交际法。
《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两本书很有意思,举了很多跨文化交际的小例子,在复习时要明确一些概念、记一些典型例子,主要背一背价值观、文化休克、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适应等方面的知识,容易出大题。
《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我在大三的时候学过,所以没有再特意地去看过,主要是背了一些大题,小题就是靠平时的积累。
《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和《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这两本书都很实用,建议大家根据这两本书的内容总结出自己的教案模板,考试的时候找准知识点套进去就可以了,教案拿分很简单,主要是步骤要全。
关于复试
今年的情况很特殊,笔试取消了,面试变成了线上的,以后应该遇不到了,我还是主要说一下北语正常情况下的复试。
笔试很重要,真题复现率很高,现汉和语纲占比很重,分数很细碎,会有文化的填空题考得很细致,引论不一定考,但复习时得看,教案要准备两套,一套听说课,一套综合课。
英面分为三个部分自我介绍+基础问题+话题,今年听下来感觉北语的英面真的不难。我英语得了50分主要是因为环境不好,听不清问题,最后一个话题没答。前两个部分都可以提前准备,自我介绍1分钟以内,基础问题尽量在2分钟左右,话题的话尽可能的多说吧,不用特别在意自己的发音,主要看你的连贯性与流畅程度,如果实在听不清就没有办法了,老师会重复,答不上会一直重复,答偏了会打断你继续重复问题,但不会换题的。
专面也分为三个部分汉语本体知识+教学类问题+文化、跨文化知识,根据往年的试题准备就好。我专业课面试时环境还是很嘈杂,我平时的语速就有点快,老师在我回答第一个问题后就有说听不清,但也没有办法了。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不管线上面试还是线下面试,语速都尽量慢下来。
总的来说,北语的复试比例是不大的,基本上你初试考370分以上,他就不会刷你了,近两年来对单科的分数线也是没有要求(但18年以前是有要求的,要求60以上),我也就是看到了这点才敢在设备、环境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进行复试的。
建议
1.报班
我身边有挺多的同学都是报了班的,报了班确实多了一重约束,时间、复习进度都会给你规划好,让你少走一些弯路。如果自制力比较差且经济条件允许,最好就报个班。专业课方面如果是跨考或者复习得比较晚可以考虑报一些北语学姐开设的课程,便宜、学姐还负责。
2.心态
平时复习时心态要尽量保持平和,不要受他人的影响,不要去攀比,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可以了。而且要自信,这种自信既来自于自身的实力,也来自于别人的鼓励。我在考研时,身边的老师、同学经常会问我复习的情况,大家听完后都告诉我你进度很好呀,没问题,你肯定能考上。久而久之,我也就相信了,我肯定能考上。
考试的过程中,心态就更重要了,我又是个反例,专业一考试的时候我因为跑错考场就去的有点晚,虽然赶上了,但整个人考试的时候都很紧张,最终题都没答完。所以建议大家提前准备好一切,不要让这些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态,考试时最好保持冷静,否则后果严重。
3.娱乐
我一直认为学习得是你想学才能学得进去,所以在我不想学习的时候就去玩了。娱乐的时间不固定,可以根据心情,在适合学习的时候多学一会儿,不想学的时候就放松放松,不用一直紧绷着弦,考研是个持久战,他不会因为你今天少看一页书就考不上,只要你心中有目标,不断努力,适当的放松娱乐是可以的。
考研这件事拿起了,好像就只有考上了才会真正放下。已经7月了,就坚持下去吧,念念不忘,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