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客服二维码

联系客服获取更多资料

微信号:LingLab1

客服电话:010-82185409

意见反馈
关注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linglab语言实验室

回到顶部
【摘要】王振:嘉绒语东部方言的辅音对应和历史演变 ——基于清代《嘉绒译语》和现代方言材料的考察

976 阅读 2020-09-30 09:19:02 上传

以下文章来源于 英语语言学

一、引言

《嘉绒译语》是清代“川番译语”之一种,于乾隆十五年(1750)由四川地方政府采集和编写,用汉字和藏文记录了当时川西地区的嘉绒语东部方言(孙宏开1989),可视为一部“汉语-嘉绒语”双语辞典,通过其中的藏、汉注音材料可以窥探近300年前嘉绒语的语音面貌。


本文将《嘉绒译语》用藏文和汉字记录的嘉绒语读音,与现代嘉绒语东部方言代表点的读音比较,总结出辅音的对应关系,进而分析不同读音的历史层次和历史演变规律。用来比较的现代嘉绒语材料涉及马尔康、小金、理县、汶川等地,涵盖了东部方言的大部分土语。其中,马尔康土语以卓克基话为代表,材料主要引自黄良荣、孙宏开(2002),理县薛城话材料引自严木初(2014),其余理县(古尔沟和甘堡)、汶川(绵虒)、小金(沃日和四姑娘山)等地材料均为笔者田野调查所得。

二、辅音韵尾-m的对应与演变

嘉绒语鼻音韵尾有-m/n/ŋ三个,这三个韵尾在译语中均有直接的表现。其中-n与-ŋ韵尾变化不大,但-m尾不太稳定,在现代嘉绒语部分方言中已经消失,变为-n或者-ŋ。相关词条列举如下(由于版面所限,现代嘉绒语方言材料只列出与-m相关的音节)


表1 韵尾-m对应和演变举例


上表显示,马尔康、小金等地依然保留-m尾,理县甘堡、薛城以及汶川嘉绒语-m尾已经或者正在消失。译语利用藏文的后加字-m准确记录了清代嘉绒语中的-m尾(注音汉字语音系统中-m韵尾业已消失,译语编写者选择用-ŋ尾汉字来记录-m)


将上表简化,可以看到各地韵尾主要的对应情况如下。


2 韵尾-m对应情况总结


单就*am和*om的韵尾而言,小金和马尔康保留鼻音尾,甘堡*m>n,汶川和理县*m>ŋ,但是各点*-em音节中的-m保持不变,可能韵尾的演变与主元音有关。可见,嘉绒语中*-m韵尾不稳定,但在不同方言点其演变的趋势有所不同,可能与-n或者-ŋ合流。

三、舌尖塞音的腭化

译语中的一些舌尖塞音T-组在绝大多数现代嘉绒语中也是T-,马尔康、小金、汶川以及理县部分地区均是如此,但在理县薛城读塞擦音Tɕ-。相关词条列举如下。


表3 薛城舌尖塞音腭化举例


这些词条在各方言中声母以T-为主,韵母多数都是偏前、偏高的元音-i,推测T-是早期形式,理县薛城的Tɕ-是T-受前高元音的影响腭化形成的,即T>Tɕ/__V[+front+high]

四、边擦音ɬ-的相关对应与音变


译语中涉及边擦音ɬ-的词条共有8个,排除重复出现的语素,实际语素数量是3个。相关词语及其对应的现代嘉绒语音列举如下。


表4 边擦音ɬ-的对应情况


现代嘉绒语读音形式多样,包括ɬ-、hl-、xl-、χ-和l-等,反映出*ɬ-在现代嘉绒语中的不同演变情况。边擦音ɬ-本身既有边音特征、也有擦音特征,即[+lateral,+continuant],其演化主要表现为这两类特征的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a.失去擦音特征变成边音l-,即[+lateral,+continuant]>[-continuant]。


b.失去边音特征变为擦音h/χ/x-,即[+lateral,+continuant]>[-lateral]。


c.边、擦特征分离变成复辅音hl-,一个音段变为两个音段,即:

[+lateral,+continuant]> [-lateral, +continuant] [+lateral, -continuant]


小金沃日的hla快读的时候是ɬ-,因此可以认为是ɬ-的一个变体;理县甘堡的“佛”也有两个变体,分别是xliɛ和la。由此可以推测,ɬ-的演变可能会经历边擦分离(上文c的情况)和擦音丢失(上文a的情况)两个连续的过程。而边音丢失(上文b的情况)则暂不确定中间是否经历的边擦分离的过程。边擦音演变的两种路径如下所示:


五、mb-和b-的弱化音变


mb-和b-弱化音变的例词在译语中出现不多,但是将各种资料对比之后可以明显发现其弱化过程。相关资料列举如下。


表5 mb-和b-弱化音变相关词条举例


上表各类资料中的声母均有一定差异,反映了音变方向或音变阶段的不同。我们认为马尔康的b-或者mb-可能代表了早期的语音层次,其余各点的读音是后期演变的结果。为使比较更加简明清晰,可以将上表简化如下。


6 mb-和b-弱化音变的类型


虽然相关例词不多,但是从上表亦可见此类音变的复杂性和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三类(1)*mb->w-;(2)*mbro一般分化为两个音节——moro(或者boro);(3)*br->wr-。虽然演变方向和具体音值各地有所不同,但是都呈现出弱化趋势,都存在塞音b-弱化为w-以及复辅音mb-弱化为单辅音的情况。从上表资料来看,这类弱化的音变倾向于出现在非词首音节。


清代其他记录藏语的“川番译语”中也存在类似的对音情况。举例如下。


7 其他译语中的ba和bo


故宫藏另外一种收录2000多词条的清代《西番译语》抄本也有类似的现象,该译语中非词首音节ba、bo通音化为wa、wo,如:zla-ba(月)译音“达斡”、kha-ba(雪)译音“喀斡”、chu-bo(河)译音“储倭”、zo-bo(匠人)译音“莎倭”(施向东2019)。可见b-的弱化音变较为普遍,且倾向于出现在非词首音节。


参考文献


1.多尔吉.嘉绒藏区语言研究.《中国藏学》,2015(4).

2.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年编华夷译语》.北京:故宫出版社,2018.

3.黄良荣孙宏开.《汉嘉戎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黄尚军.《蜀语》所反映的明代四川方音的两个特征.《方言》,1995(4).

5.铃木博之.《西番譯語》〈川七〉18世紀チベット語打箭爐方言の性格について.京都:《京都大学言语学研究》,2009(28).

6.马学良主编.《汉藏语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39.

7.聂鸿音孙伯君.《〈西番译语校录及汇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瞿霭堂劲松.藏语语音的链移变化.∥瞿霭堂,劲松.《汉藏语言研究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19、83-95.

9.施向东.《西番译语》藏汉对音中的一些问题.∥南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合编.《南开语言学刊》,2016(2).

10.施向东.故宫清抄本《西番译语》藏汉对音译例研究.《民族语文》,2019(4).

11.孙宏开.《西番译语》考辨.白滨等编.《中国民族史研究》(二),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327—342.

12.王双成.《藏语安多方言语音研究》.上海:中西书局,2012:304.

13.王振.《〈多续译语版本考察.新世纪图书馆,2017(9).

14..《栗苏译语》所反映的清前期四川官话音系特点.《语言研究》,2019(4).

15.西田龙雄.《多续译语研究》.京都:松香堂,1973.

16.西田龙雄孙宏开.《白马译语研究》.京都:松香堂,1990:60.

17.严木初.《嘉绒语词汇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18.Chirkova KThe Duoxu Language and the Ersu-Lizu-Duoxu Relationship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201437(1):104-146.

原文刊于《辞书研究》2020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王振,男,1990年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语言学研究,兼及四川方言与民俗。曾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语言研究》《西藏研究》等刊物发文数篇;合著出版著作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各一项,主持语保工程项目两项。

点赞
收藏
表情
图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