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客服二维码

联系客服获取更多资料

微信号:LingLab1

客服电话:010-82185409

意见反馈
关注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linglab语言实验室

回到顶部
曾运乾先生《音韵学》专著再版信息

794 阅读 2020-10-14 10:14:03 上传

以下文章来源于 音韵学通讯



《音韻學》,彭建國整理,湖南大學出版社2020年出版


彭建国教授与编者话《音韵学讲义》再版:


听说您新整理的音韵学即将出版,可否透露一些相关情况?


:曾先生的《音韵学讲义》都出过很多个版本了,因为先生是湖大著名教授,所以湖大觉得应该要有自己的版本,我只是在其中做了一些整理校对工作。


:听老师们反映之前的中华本的确有很多问题需要纠改,郭晋稀先生的儿子郭令原老师,还有浙大贾海生老师也都一直有重新整理的想法。您这次新整理的版本在内容上不知是否有大的调整?


:是的,岳麓书社版中问题也很多,我只是力所能及地做了一些修订,但时间与学识有限,出版社催得急,估计问题也很多。内容上没做大的调整,跟岳麓书社版的差不多。

:岳麓书社有两个章节是沿用的中华本,所以之前的问题依旧存在……大概什么时候出书呢?


:我交了稿给出版社,他们说争取年内出来。现在在二校阶段。


:期待……


:出版后送您一本,您多批评指教。


:我是外行,但您的大作必将受到学界瞩目!


:惭愧,我尽量做好校订工作。


:整理音韵学是一个艰苦的工作,然每一次再版肯定都会令其更趋完善。


:曾先生有这么多关注他学术成就的后人,泉下有知必定十分欣慰。


:我们以他为傲,愿尽吾所能 ,以得偿所愿!



彭建国教授

彭建国,男,1974年6月出生。2000年入湖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方言学专家鲍厚星教授,2003年9月入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音韵学家潘悟云教授,2006年6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湖南大学文学院工作至今。期间2007年9月至2009年九月进入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语言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担任实验语音学专家朱晓农教授的研究助理。2008年12月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近代汉语研究专家蒋冀骋教授。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美国科罗拉多洲立大学孔子学院担任首任汉语教师。现主要的研究兴趣为实验语音学、汉语方言学、音韵学与演化音法学。



曾运乾音韵学著述已刊情况说明:

image.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黄汉制表



image.png


image.png


郭令原教授、贾海生教授、黄汉同学关于《音韵学讲义》(郭晋稀先生整理,中华书局出版)的相关讨论:


听家父说先生学问闳深,淡泊名利。惜好多著述未能刊布,非常可惜。曾和伏俊琏老师商量,希望能把曾先生的著作加以整理,以酬家父遗愿。家父整理《音韵学讲义》,为条件所限,虽然出版,家父生前不满意,加了很多批语,希望能重新整理。我们别的做不了,想在先生著述方面尽点力。


:之前读曾运乾先生《音韵学讲义》,填《广韵补谱》,发现该书确实存在一些错误,希望未来能够修订再版。同时我也对曾先生的遗稿比较感兴趣。搜集了一些与礼学相关的材料,拟了一个编目,以后如果有机会,希望把它们整理出来,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曾先生的学术。


:感谢你的关心,我认识一些也同样关注曾先生遗稿的老师,我会将你的想法转发给老师们,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如果老师们有合适的人选,交给他们来做也可以的。我们的想法都是希望让更多的能读到曾先生的著作,所以只要有人能做就是好的。


:您好,黄汉前几年报考了我的硕士,因外语未达到浙大的要求,没有通过,不过他基础很好,如果他愿意重新整理《音韵学讲义》,我倒是很高兴,中华出版的《音韵学讲义》错误太多,不能卒读,应该有个更好的整理本。我这里有个曾先生在东北大学时的石印讲义复印件,我可以提供给他。


不过,郭晋稀老师的儿子也有要整理《音韵学讲义》的计划。


:这个我还不了解。礼学方面我也愿意提供任何帮助,希望他能优秀起来。


我把情况跟伏老师和郭老师都沟通沟通,看看大家的想法。


好的。


:因为一直忙,和贾师兄联系少。我的想法是,中华书局书错误多,家父还有补充,有时间的话,把《讲义》中的问题及家父需要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交中华,再版时能够修改完善一些。中华后来改版也没联系整理者,错误仍然存在。大概一〇年左右我还给中华俞国林先生提过这方面意见,记得伏老师在场。好像俞那时并不负责这块,也没说什么。


:主要原因是《讲义》责编退休了,无人关注修订了。)


:我转告贾老师……今天是有个社科院大学的研究生对这本书也比较感兴趣,我就转给了贾老师。


这当然是好事情。


对啊。


:中华本是家父花费了很多精力整理的,但从1963年交稿,到1996年出版,这期间家父虽和编辑室负责人赵诚先生有书信谈及出版事,中华却没有对书名和校对等事宜征求过家父任何意见。所以,印出后问题很多,家父生前也不满意。我也希望这个本子能完善点,对家父也是个安慰。


:《音韻學》,彭建國整理,湖南大學出版社2020年出版。


:哦,整理曾先生音韵学著作的不少,是真金总要发光。我记得以前何泽翰先生整理过曾先生音韵学论文,好像发在湖师大学报上,也是错误极多,何先生手改不少。家里乱,不知此文现在还在不在。


:您找出来后随时发给我,我可以把它发布出去,让更多学人阅读到。



image.png


1996年11月,中华书局出版曾先生高足郭晋稀先生整理的曾氏《音韵学讲义》,惜将先生《声韵学讲义》之第一编《语音学原理》与第二编《注音字母》删去,而只采用了讲义中的《宋元明清之等韵学》、《广韵学》(即《广韵研究讲义》,民国石印本著作,国立湖南大学出版)、《广韵之考订》《古纽及古韵学》(即《古声韵学讲义》,民国石印本著作,国立湖南大学出版)等,和已刊的部分论著合在一起,更名以《音韵学讲义》出版,该音韵学巨著随后甚享盛名,但似未能体现先生《声韵学》(民国铅印本,湖南大学)之原貌。夏剑钦 | 学大师曾运乾的《声韵学》




民国时期语言文字学丛书


image.png


作者許錟輝 / 蔡信發 / 王松木等出版社: 台中文听阁图书公司出版年: 2009定价: 300000.00元新台币装帧: 16开精装ISBN: 9789868290068

 

image.png


内容简介  · · · · · ·

一、《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叢書》(下簡稱本叢書)為「民國學術叢刊」第三種。按「民國學術叢刊」共有六種,第一種為經學叢書,第二種為文集叢刊,第三種為語言文字學叢書,第四種為詩集叢刊,第五種為哲學思想叢書,第六種為小說叢刊。

所謂「語言文字」,含文字聲韻訓詁語言語法。本叢書預編二編,第一編編入文字、聲韻及訓詁相關書籍;語言、語法(及第一編漏編之文字、聲韻、訓詁)編入第二編。

本叢書之出版,在整個「民國學術叢刊」同等重要,一者文字語言學與經學既息息相關,又獨立成為一門學科;二者,諸多經學家、文人,詩人,亦多有文字聲韻甚至語言學之作,是以整理民國學,不能獨漏文字語言學。

二、內容說明

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收書約二百六十種,除了對甲骨文、金文、金石、石鼓等古文字學的研究,還有對於文字學、聲韻學及訓詁學的鑽研。在整個學風上,他們將重點放在考釋、演繹及研究,包括探討字源、追究語根、明辨字體及解釋六書,都做出了自己的時代特點。

他們既以「語言文字」蓋括一個整體學門,而又分門別類各有專注,是民國時代一個清楚的特點。李士珍云「字之大要,形聲義三者而已,筆畫形也,訓詁義也,音韻聲也,無字不出此三者」(︿字訓弁言﹀)。而《中國語言文字學參考書要目》(一九二七年)自序(丁山)云:

中外人士每有精湛之作,發前賢所未發,明亙古所不能明。正名考實,文字二字,誠不足冠冕盛業,故近世通名之曰,語言文字學。---由訓詁而明古今語言之通變;由形聲文字而討探中國語根;灝灝乎涵蓋一是,而為研究古代學術之初基。

其所著明之訓詁類如爾雅、小爾雅、方言、釋名、廣雅疏証、字詁、經傳釋詞等,字形類如史籀篇、倉頡篇、說文解字、六書略、六書本義、殷虛書契(甲骨)、金文、中國文字通論等,而字音類則如廣韻、集韻、古今韻會舉要、四聲切韻、九經韻補、古韻考、中原音韻等。

本叢書名稱:「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即依據彼時代學者們所劃分清楚的項目而將各種著作編成一套叢書。其中甲骨、金文為古文字學範疇,《說文解字》為解剖六書暨討論文字學的大書,六書則為文字學的骨幹;《爾雅》為訓詁之源,還有聲韻專名專書,這些自不必論。其他至如金石,鮑鼎《金石學之原始時代》以為文字始于金石;陸和九《中國金石學前編》以為「金石學者以文字為主幹」(︿自序﹀),故金石學專著編入本叢書;至如石鼓,馬敘倫謂「句婁鬼方之刻,恢譎不可信,為其文字不可以六書釋也,世所傳石鼓文,亦碑碣之流,蓋刻石之最古也」(︿石鼓文疏記﹀引辭),故石鼓文編入本叢書;至如國音,廖立勛《實用國音學》第一章「總論」謂國音為「我國語言文字現今公共之音也」,故國音學編入本叢書;至如虛字討論,吳熙《虛字折中》孫峻康序謂「虛字」應入於訓詁類,而作者自序「乃采舊詁,參臆測,成虛字折中四卷」,故虛字之書亦編入本叢書。

體例既明,分冊即清晰區隔:甲骨、金文為先,《說文》其後,中參金石、石鼓之類。其次,六書、文字及聲韻、訓詁專著,依序排列,而成為《民國語言文字學叢書》,中有考釋、批注、綜述、概要、通論、講義及研究等。

「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有新的時代特點,除了甲骨、金文新的疏解成績外,其他從宏觀的角度看有以下數種:一、形成新研究風氣,如郭沫若及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容庚《卜辭研究》、李旦丘《金文研究》、李健《金石篆刻研究》、郭沫若《石鼓文研究》;二、著重方法論,如馬敘倫《說文解字研究法》及《中國文字之源流與研究法新傾向》、陳晉《說文研究法》、胡樸安《文字學研究法》及《文字學ABC》;三、與課程講義相結合,如陸和九《金石學講義》及《中國文字學講義》、唐玉書《說文部首講義》、吳傳綺《字學源流講義》、胡樸安《字源學講義》、廣倉學宭《小學字課講義》、錢玄同《文字學講義》及《聲韻學講義》、姜亮夫《文字樸識》(乃講義之書)、曾運乾《廣韻研究講義》、易作霖《國音學講義》;四、發展出新的文字革命論,除了簡字討論外,如李中昊《文字歷史觀與革命論》、渥丹等《中國文字拉丁化文獻》。

這些新特點,使傳統語言文字學在民國時期有了外觀的新形式,也有了內在的新發展;其因革傳統,固有可議之處,但整體上影響後人,奠定民國後有關語言文字學術的新基礎,有可觀之處。

三、編輯體例

(一)本叢書所謂「民國時期」,是指始於民國元年(一九一二),至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九月三十日的時段。

(二)本叢書所謂「語言文字」,涵蓋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語言學及語法學。

(三)本叢書第一編只收文字學、聲韻學及訓詁學等相關著作;其他語言及語法相關著作待編於第二編。

(四)本叢書所收各書之編排順序,依作者之生年先後;生年不詳者,以作者自序所署年代為序;無作者自序者,以他序年代判斷之。

(五)本叢刊所收以線裝書居多,為方便閱讀,大抵以每半葉對一頁的方式影印。不採四合一縮印。

(六)本叢書每編一百二十冊,各冊之篇幅約在四百頁至七百頁之間。篇幅小的著作,合數種為一冊;篇幅大的著作,則分裝數冊。

(七)本叢書的版式為十六開本,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各書原版式不一,原書版式小於十六開本者,依實際需要稍做放大;原書版式大於十六開本者,亦稍做調整。

(八)本叢書所收各書,概以原書之書名頁為封面。保存原書之版權頁,無版權頁者,在書末另註明所據之版本。

(九)本叢書所據以影印之原本,有印刷模糊不清或頁面透字,妨害閱讀者,皆儘量依原版式重新打字排印。

(十)本叢書預計出版二編後,另編《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叢書總目暨索引》,以方便檢索。

(十一)本叢書仿《四庫全書總目》,待第二編編輯完成後,另編纂《民國時期語言文字學叢書提要》,供學界參考。

四、本叢刊的價值

(一)本叢書原件大多輯自線裝書,有鉛印、刻本、稿本、石印及排印等版本,其中稿本有一定的比例,具重要的資料價值。

(二)本叢書與《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相輔相成。文字學從輔助解經,到獨立另一學門;再者經學家亦往往有文字學相關著作,則可藉本叢書更全面了解民國學者之學術特點。

(三)本叢書收民國語言文字學約二百六十種,或未單獨出版,或分散各圖書館之間,有更多圖書館所館藏未到二成,則本叢書提供讀者閱讀資料的便利性,免於東奔西跑找資料之苦。

(四)本叢書提供諸多新材料,可使學者及研究生擴大視野,尋出新研究論題。

全书共120册,16开精装,其中

第九一冊:曾運乾《廣韻研究講義》

曾運乾《聲韻學》


作者简介  · · · · · ·

編輯團隊

(一)主  編:許錟輝(東吳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副主編:蔡信發(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

(二)編輯委員:王松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朱岐祥(東海大學中國文系教授兼主任)

李存智(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宋建華(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沈寶春(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吳聖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周碧香(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林清源(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林宏明(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陳茂仁(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陳瑤玲(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黃靜吟(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劉玉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簡光明(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点赞
收藏
表情
图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