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官网(可下载会议手册)https://en.unesco.org/LT4All2019年12月4—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李爱军研究员和王伟副研究员参加了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举行的“面向大众的语言技术”(Language Technologies for All, LT4All)国际会议。本次会议属于联合国2019“土著语言国际年”(2019 International Year of Indigenous Languages)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主办方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外,还包括俄罗斯联邦汉特-曼西斯克自治州政府以及欧洲语言资源委员会(ELRA)。参加会议的400多位代表来自75个国家,参会者背景涵盖语言学、政府语言规划、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语言技术和人工智能、网络和信息技术等不同相关领域。
联合国2019“土著语言国际年”标识和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中的名称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实现全球语言多样性和多语主义”(Enabling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Multilingualism Worldwid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来发挥着全球语言保护、研究、应用议题核心论坛的作用,努力为会员国政府和人民提供语言政策和语言技术实践、交流与合作领域的平台和机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信使》杂志2019年第一期重点报道“土著语言国际年”
这次大会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民信息计划”(Information for All Programme, IFAP)。这是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成立的一项独具特点的政府间计划,旨在通过协助制定有关信息和知识获取的行动指导方针,提供一个政策讨论平台,确保知识社会(knowledge society)中的公平参与。该计划优先关注信息促进发展、信息素养、信息保存、信息伦理、信息无障碍、网络空间的多语言问题这六个领域。“面向大众的语言技术”这个议程中的针对性,就是在这个框架的意义上提出来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民信息计划”官方中文手册
本次大会着重讨论如何利用语言技术保护、发展和传播本土(土著)语言,尤其是如何解决这些语言在网络上输入困难、资源匮乏的问题。大会的主旨发言、分组讨论和海报展示充分体现了全球在该领域的最新举措、各国各地区的理念和实践,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12月4日举行了大会开幕式,主议题是“语境:旨在建设知识社会的多语主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兼多语主义工作组主席Evgeny Kuzmin主持了开幕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管传播与信息事务的助理总干事Moez Chakchouk、“全民信息计划”政府间理事会主席Dorothy Gordon、主办方之一俄罗斯联邦汉特-曼西斯克自治州州长Natalia Komarova分别致辞。随后,非洲语言科学院创始秘书长、马里共和国前教育部长Adama Samassekou发表大会主旨演讲“语言和文化多样性:超乎寻常的公共品”。随后举行了四个分组演讲和讨论,议题分别是:(1)多语图景和本土语言;(2)二十一世纪的语言和传播;(3)语言政策与全球化——挑战与机遇;(4)教育与研究中的多语主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Evgeny Kuzmin主持开幕式,前排左面三人(左起)分别为:致辞嘉宾Natalia Komarova、Moez Chakchouk、Dorothy Gordon
非洲语言科学院创始秘书长、马里共和国前教育部长Adama Samassekou发表大会主旨演讲
12月5日的主议题是“成就:应用语言技术实现语言多样性和多语主义”。在开幕致辞环节,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田立新司长作为中国政府语言规划部门的代表做了大会发言,介绍中国在推广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国家“语保工程”等方面应用语言技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尤其强调了2018年《岳麓宣言》的影响。
田立新司长发言
大会的创始私营赞助方谷歌公司高级技术项目经理Daan van Esch做了题为“建设语言技术服务大众”的当日主旨演讲。
随后进行了三个分组演讲和讨论,议题分别是:(5)与语言技术在各领域、产品和服务中的应用相关的创新问题;(6)与面向口语、书面语和手语的语言技术最新进展相关的科学问题;(7)基础设施问题。
语言所副所长李爱军研究员是本次大会的程序委员会委员,作为实验语音学专家,她在第6分组为大会做了“处理韵律和声调问题”的演讲,概述了近年来在这个领域中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她还在讨论环节回答了参会者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李爱军发言
在第5分组,科大讯飞研究院副院长王士进专门介绍了科大讯飞在机器翻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技术背景。
王士进发言
在大会茶歇时间,本日还有三个海报展示分组,分别展示在太平洋语言、欧洲和北极地区语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语言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
12月5日的主议题是“挑战:解决数字鸿沟和多语主义问题”。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校董、荣休教授Lorna Williams做了题为“技术和本土语言的重生、复原和正常化”的主旨演讲。
随后进行了五个分组演讲和讨论,议题分别是:(8)少数民族和本土语言;(9)语言保护、改造和改善;(10)与语言多样性处理有关的科学问题;(11)发展面向大众的语言技术:最佳实践;(12)面向大众的语言技术之未来:出台文本、建议和闭幕致辞。在大会茶歇时间,本日还有三个海报展示分组,分别展示在非洲语言、亚洲语言、北美洲语言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
王伟副研究员在亚洲语言分组展示、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语言资源基础设施方面取得的成绩,涵盖了《中国语言地图集》《新华字典》[2016年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字典”“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现代汉语词典》、41卷现代汉语方言词典及音档、《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方言语法数据库、多模态语料库、跨方言和民族语言的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九州音集”以及基于微信的应用。这项展示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进行了多人次的交流和探讨。
王伟在会上
语言研究所参会海报“社科院语言所的语言基础设施:资源、平台和服务”
此次是语言研究所代表首次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在语言技术方面的高规格国际大会,有助于中国语言学界深入了解联合国在语言资源和技术方面的理念和实践。一方面,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成就对我国语言资源建设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中国在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弘扬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比如国家对汉语方言与民族语言的广泛调查以及深入研究、为民族语言创制文字、提供民族语文的计算机输入解决方案、建立各类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数据库和语料库等等,而这些情况国际上了解不多,如何利用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的核心论坛,讲好这方面的中国故事,消除误解,并在交流互鉴中协调联合国关于民族语言、本土语言的理念与我国具体的国情和语情,推进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这对于我们在语言技术和语言资源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意义重大。
中国代表团三位成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门前合影留念,三位代表(左起)分别为:王士进、李爱军、王伟
总的来说,这次会议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引起了我们对学术和实践上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可谓获益良多。该领域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探讨和交流,中国学者应该更多地参与,争取为人类语言技术的发展和语言文化的保护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