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客服二维码

联系客服获取更多资料

微信号:LingLab1

客服电话:010-82185409

意见反馈
关注我们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linglab语言实验室

回到顶部
2019年度上古汉语学科研究综述

908 阅读 2020-01-18 20:08:17 上传

本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今日语言学,推送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一室推出的年度盘点——《2019年度上古汉语学科研究综述》,敬请关注!

2019年度上古汉语学科研究综述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今日语言学


2019年度的上古汉语研究延续了此前良好的发展态势,继续稳步前进。以一批重要学术论文和专著为代表的新成果成为本年度的亮点,成就显著。


语法研究重点突出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范围广泛,涉及虚词和句法等多个分支领域。本年度研究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对虚词及由虚词所构成的句式或结构的研究呈现出高度关注的态势,不少论文就有关上古汉语虚词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一)否定不定代词研究和其他与代词相关的研究


张定《汉语否定不定代词的类型转变》(《古汉语研究》第2期)从语义、句法、语音角度,论证上古汉语否定不定代词“莫”由“无或”逐渐融合而成,“莫”结构式来自于更早的否定存在结构;并指出古今汉语否定不定代词总体上经历了从V-NI型到否定存在结构和NV-NI型并存的类型转变。董秀芳《从上古汉语一批代词形式的消失看汉语量化表达的变化》(《当代语言学》第4期)则认为“莫、靡、或、罔”等特殊代词本质上是量化代词,其系统性的消失反映了汉语的量化表达从以单语素的量化代词为主到量化算子和描述性内容分立表达的变化过程,而这一变化体现了汉语从综合到分析的演变大趋势。


李佐丰《先秦汉语的零代词》(《中国语文》第3期)全面梳理了主语、宾语和补语位置上的零代词。张萍《上古汉语形式宾语句研究》(《上古汉语研究》第3辑)考察了“闻之曰”“有之曰”这类代词“之”占据宾语位置但不指代上文内容的句式,认为其中的“之”是形式宾语,其作用是在句法上完形。魏克彬《从出土盟书中的有关资料看战国时代“弗”字记录“不之”合音的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以出土盟书中的“不之+动词”及“不之”“弗”和“不”互用的例子,进一步支持了战国时代“弗”字主要的功能是记录“不之”的合音这一观点。冯赫《〈墨子〉“恶许”考辨》(《语言研究》第2期)从历史的角度综合考察了疑问代词“恶”的意义、功能以及与“许”“虖”“乎”的音韵关系等,认为《墨子》的“恶许”与“何许”的功能及构成方式都不相同,“恶许”就是见于上古汉语的“恶乎”,“许”是“乎(虖)”的借音字,而不是处所义的“许”。


(二“主之谓”“主而谓”“主实谓”三种结构的研究


多篇论文关注主语和谓语之间虚词的句法地位和功能。景黎黎、洪波《从跨语言视角看上古汉语的“主之谓”结构》(《当代语言学》第2期)依据语言类型学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考察了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的名词化类型、名词化程度,以及独立成句的“主之谓”在跨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杨萌萌《“主之谓”结构的句法》(《中国语文》第3期)根据“主之谓”的句法分布、内部结构等重要句法语义特征,将“主之谓”明确定性为以“之”为非定式标记的非定式句,同时刻画了“主之谓”与普通主谓句子的句法差异,指出二者之间的句法差异皆因于定式句与非定式句的本质区分。蔡英杰《古汉语“名而动”结构的再认识》(《古汉语研究》第3期)首先区分了“名而动”三类不同的表层结构,并进一步确认“名而动”的深层结构是两度陈述。谷峰《上古汉语“主+实+谓”中“实”的功能》(《中国语文》第2期)调查了“实”在单句和语段中的表现,认为“实”是焦点助词,其作用不限于标注对比焦点,还可以标注信息焦点和话题焦点(又称对比话题)。


(三其他虚词和句式的研究


大西克也《论上古汉语代词“之”和“其”的替代功能》(《历史语言学研究》第13辑)就“之”和“其”的称代功能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如二者的指称对象可以是其先行词的转喻内容,“其”不是定指标记,等等。刘承慧《重探先秦句末语气词——激进构式语法的“也字式”分析》(《历史语言学研究》第13辑)基于激进构式语法,指出句末语气词的句法位置是“小句之末”;带有句末语气词的语句与语境高度连动,从而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苏颖《上古汉语“则”的多功能来源及其关联模式》(《古汉语研究》第1期)梳理了“则”充当话题结构标记、顺承、意外、转折、假设标记和让步标记这六项功能,并指出话题结构标记是“则”的原型功能,其他功能都是扩展功能。张希、陈前瑞《将来时不同语义层次的互动研究——以〈左传〉中的“将”为例》(《语文研究》第4期)指出,《左传》中的副词“将”通过不同语义层次的互动,在具体语境中表现出意向义突显用法、预测义突显用法和将来时间参照义突显用法。张玉金《甲骨文处所介词“自”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首先探讨了“有去自雨”等短语及“叀入自……”“于入自……”格式,然后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分析了处所介词“自”。


、词汇(训诂)研究继续稳步发展


2019年度的上古汉语词汇(训诂)研究继续稳步发展,呈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1.重视材料和实证。2.重视个案的、具体而微的研究。3.重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结合。


(一)词语考释与文句解读


词语考释是词汇训诂研究的基础工作,在传世文献的词语考释以及利用出土文献重新解读传世文献方面成果都非常丰富。


华学诚《〈诗〉“不我屑以”解并论“不屑”的成词》(《语言研究》第3期)讨论了“不我屑以”一句的意思以及“不屑”一词的源流,认为“不我屑以”之“以”不是动词,其意义、作用与“已”“矣”相同,表示已然的句末语气;“屑”训“洁”,是由本义“振动除垢”引申而来;“不屑”在《诗经》时代没有成词,《孟子》时代处在成词过程之中,东汉时期成词,成词初义为主观上认为不值得、不介意。吴柱《古代法律术语“坐”词义演变疏证———兼辨相关典籍历代注释之误与介词“坐”的产生问题》(《中国语文》第6期)对古代狱讼用语“坐”相关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详细的历时考察,认为“坐”由早期的“争讼”义分别引申出“争讼者”“指控”“违背”“治罪”四个义项。“治罪”义是秦汉以后法律术语“坐”的通行义,同时其他早期义项逐渐消亡。从“治罪”义又引申出名词性的“罪责/罪名”义。表示原因的介词“坐”是由“治罪”义的“坐”语法化的结果。王志平《〈周易·中孚〉卦解》(《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20辑)“中孚”一词进行了讨论。认为“孚”隐喻“匏”,涉及“孚”之卦爻辞基本都与“匏”的双关和联想有关,文章对有关《周易》“孚”之卦爻辞重新作了具体的阐释。王志平《〈庄子·齐物论〉“葆光”新解》(《文献语言学》第9辑)认为“葆光”当读为“浮觥”,指罚酒之觥。古代多以犀牛角为之,须一饮而尽,谓之“兕觥”。该文进而对于“兕觥”的形制和用途进行了梳理,认为“浮觥”之制是原始民族以兽角杯敬酒和罚酒的礼俗变迁。李润生《〈孟子〉“深耕易耨”之“易”的词义问题》(《语言研究》第4期)认为“易”当以训“治”为是,具体来说,“深耕易耨”之“易”表示田地草秽净除的状态,由“易”的动词义“除草”引申而来。文章对训诂方法的得失有较为深入的讨论,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对读,利用新材料来对旧训诂问题进行重新解读,这是近些年来的一个潮流,成果斐然。可以说,新材料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为我们理解古书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视角。


袁金平、李丽珠《据古文字资料再论〈论语·雍也〉“君子可逝”句》(《语言科学》第1期)根据早已公布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异文及近年来古文字学界对相关文字的新认识,讨论了“逝”字的语义和用法,以及异文形成的原因。文章认为,“君子可逝也”之“逝”在早期底本中可能写作“”声字,后世不同的传抄者依据自身的阅读习惯将之转写成“逝”或“選”;“選”“遣”音义关系颇为密切,在《论语》该句当理解为“遣送”“打发”之义。贾旭东《〈国语·吴语〉“绍享”新释》(《语言研究》第4期)利用出土文献材料,证明“绍”应为“诏”之假借,意为“辅相”;“享”亦当理解为服事、奉事,“绍享”为两义近动词连用,为佐助、服事之义。


(二)词汇学及相关理论研究


蒋绍愚《汉语史的研究和汉语史的语料》(《语文研究》第3期)讨论了在汉语史研究中常使用的一些概念,如口语、书面语、文言、白话、语体等,提出了“两种说话方式”,把历史文献中的文白混杂分为了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史研究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语料提出了建议。肖晓晖《论类推机制在同素异序词分化中的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指出,在汉语词汇的发展历史中,存在数量众多的同素异序词,其中有一部分同素异序词经过发展演化,两种素序形式都得以保留,但在词性、意义或用法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分化为两个不同的词。部分同素异序词分化是受到语言系统内部类推机制的作用,本为并列式的某个素序形式因“形似”某种强势构词式而被类推为该结构,从而具备了相应的语义、语法特点,最终导致此素序形式与另一素序形式发生分化。池昌海《汉语双音复合单位范畴化途径新议》(《语言研究》第3期)指出,汉语双音词的形成机制除了现在常说的“词汇化”途径外,还有另外的一些途径,例如派生与变音构词。该文着重分析的逆序范畴化与粘结范畴化,是另两种少被关注的途径。它们共同形成了汉语里的双音复合范畴,汇入汉语词汇大家族。叶冬梅《〈诗经〉叠音词的同源关系及其义通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对《诗经》中的叠音词进行了系联,按照感知范畴作了分类,然后分别在同一感知范畴内作二度系联,在不同感知范畴之间作三度系联。以往同源词研究中,“义通”的概念和标准较为模糊,该文将感知范畴之间的相通性(“通感”)作为“义通”的根据,使得系联标准较为明确,也由此发现同源词意义之间的一些规律。


(三)词语演变及更替研究


词语尤其是常用词的历时演变和更替研究,是近二十年来汉语词汇史的热门课题,本年度也有不少这方面的成果。庄卉洁、张美兰《汉语常用动词历时演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海外华文教育》第3期)对近二十年来汉语常用动词历时演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常用动词历时演变的规律,并就当前学界汉语常用词的研究方法及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胡波《从简帛与传世文献看“侧”和“旁”的历时演变》(《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第8辑)讨论了先秦两汉时期表“旁边义的方位词”“,殷晓杰、张家合、张文锦《汉语“躺卧”义词的历时演变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考察了“躺卧”义词的历时演变过程,贾燕子《词汇类型学视域下汉语“硬”语义场的历时演变》(《语文研究》第4期)借鉴莫斯科词汇类型学研究小组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从定名学和符意学两个视角考察了汉语“硬”语义场的历时演变情况


(四)专书、专题词汇研究


关秀娇《上古汉语服饰词汇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传统训诂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传统训诂学和现代词义学研究的方法,借鉴义素分析理论和认知转喻理论,重点描写汉语服饰词在上古时期共时层面的静态分布与语义差异,并致力于揭示上古汉语服饰词在历时层面的词汇演变与词义演变规律。王卉《两汉金文文字词汇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分上下两编,下编为两汉金文词汇研究专题,集中讨论了两汉金文的词汇构成、复音词研究和词语考释。霍生玉《古词今语——〈荀子〉与杨倞注词汇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对《荀子》本文词汇和杨倞注文词汇进行比较研究,考察上古汉语词汇到唐代的发展变化。


上古音研究“绝学”不绝



2019年的上古音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古老的音韵学继续焕发青春,音韵学“绝学”不绝。


(一)古文字研究与上古音研究的结合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


雷黎明《敦煌马圈湾汉简通假字系统量化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第5期)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敦煌马圈湾汉简通假字系统,由通假字总使用量较少得出了当时文字使用已较为规范的看法。贾海生《祈福铭文中的方音字》(《文史》第3辑)分析了西周金文中的“”字,并分析为从㫃、言声,在铭文中表示祈求之意,但非祈之通假字,而是据方音所造形声字。



(二)传统音韵学重要问题的探讨及学术史研究


郑伟《守古与维新:古音研究三百年》(《读书》第2期),孙强、雷瑭洵《汉语古音学的当代论争及未来走向》(《社会科学战线》第7期)分别回顾和总结了汉语古音学的研究历史,但是二者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却大不相同。其他学术史个案研究如杜慧杰《〈唐韵正〉考证古音的材料及方法探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第6期),叶冬梅《戴震古音学之“声类”及相关概念》(《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杜道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义例辑略(一)》(《语言历史论丛》第12辑)刘忠华《〈说文解字注〉“合韵”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贾佳《论段玉裁对〈说文解字注〉谐声字的古音归部——以“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的归部为例》(《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赵晓庆《王念孙“古声廿三纽”考证》(《语言研究》第1期)王素敏《朱骏声古韵分部的贡献与不足》(《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第1期)田膂《近八十年(1935——2018年)黄侃语言学研究述略》(《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分别对顾炎武、戴震、段玉裁、王念孙、朱骏声、黄侃等人的古音学成就作了具体分析。



(三)上古音的构拟与一些具体问题的新探索


秋谷裕幸、野原将挥《上古唇化元音假说与闽语》(《中国语文》第1期),王弘治《关于上古汉语-r韵尾构拟的汉语文献证据的再检讨(《中国语文》第2期),边田钢《牙喉音来源之舌齿声母的音位化构拟》(《语言科学》第4期)等文针对有关上古音构拟体系提出了新的不同看法。


四、文字学研究精彩纷呈


2019年度无论是在文献著录,还是在具体文字考释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文字学研究稳步推进。


王志平《文字学研究70年》(刘丹青主编《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年》第九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文字学、古文字学以及近代汉字学、现代汉字学的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对文字学研究70年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


(一)文献著录


甲骨文、金文和战国简帛都有一些新的文献著录或发布,为文字学领域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1.甲骨文著录书


(1)吕静主编、葛亮编著《复旦大学藏甲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是复旦大学所藏甲骨之全面整理、研究材料的汇编著录,包括未曾见诸著录新材料的公布。(2)宋镇豪主编、马季凡编纂《绘园所藏甲骨》(上海古籍出版社),是何叙甫赠商承祚的甲骨拓本,共102片。对其重新整理,做出新的释文。(3)宋镇豪主编、马季凡编纂《殷墟书契四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拓本,多为京津集、北图、北大、历博、曾毅公旧藏,共132片。(4)安阳博物馆编撰《安阳博物馆藏甲骨》(西泠印社出版社),著录了安阳博物馆藏的全部甲骨446片。(5)黃天树主编《甲骨拼合五集》(学苑出版社)收入缀合成果共191则。


此外,刘钊、冯克坚主编《甲骨文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收录甲骨文中已释的常用字,一个字头下收录对应的多个甲骨文字形,并标明出处,作为一部工具书,颇便实用。


2.金文著录书


(1)李伯谦主编《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科学出版社,2018),全书共20册。(2)陈梦家著《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订补本)》(中华书局),此书即曾被改名内部出版《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一书的订正与增补,冠有原被删去的两篇作者自序。对原书所收845件铜器的图像及铭文拓片,重新进行高清晰度扫描,另外又补充原仅有器铭拓本而短缺图像的近40件铜器照片。书中所收器铭及说明中提及的关联器铭,均补注《殷周金文集成》器号,并且对说明中的个别失误进行了订正。


3.战国简帛、玺印等著录书


(1)黄德宽、徐在国主编《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中西书局),收录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近100枚,包括竹简的原大图版、放大图版、释文考释、字形表等,其内容为《诗经》佚籍。(2)黄德宽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中西书局),该书共刊布五篇战国简册,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3)吴砚君编著《倚石山房藏战国古玺》(西泠印社出版社),辑录战国时期玉质、银质、琉璃质等多种材料的官、私古玺202件。(4)日本学者尾崎苍石、和田广幸编著《匋鉨室藏古玺印选》(西泠印社出版社),辑录古玺印784件,其中战国官玺22件,秦官印7件,两汉魏晋南北朝官印100件,战国私玺192件,秦私印282件,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私印181件。


(二)文字学专著有新的收获


叶正渤《〈殷虚书契后编〉考释》(商务印书馆)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作释文,二是对卜辞进行考释,三是对历史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四是对池田末利教授《殷虚书契后编释文稿》所做的隶定考释等作必要的修订和补充。陈梦家《中国铜器综述》(中华书局)全书共分15章,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对中国青铜器研究的诸多方面(如研究方法与研究简史、地域分布与文化背景、铜器术语和器形分类、形制与纹饰、作伪与铸造、以及铭文、断代等),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蔡伟《误字、衍文与用字习惯——出土简帛古书与传世古书校勘的几个专题研究》(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以出土简帛文献为主,结合传世文献,对古书中的误字和衍文现象做了细致的分析。广濑熏雄《简帛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收录其简帛研究方面的论文共计32篇,分“楚简研究”“秦汉简牍研究”“马王堆帛书研究”“秦汉律令研究”“简帛医书研究”五大部分,集中体现了广濑先生在简帛研究方面的成果。周波《战国铭文分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内容涉及战国文字的分域理论研究、诸系铭文的释读及相关史地、制度等问题。张振谦《齐系文字研究》(科学出版社)包括字形研究和铭文研究两部分。字形研究主要是对齐系文字的地域性特点作出定性的描述,并将齐系文字细分为鲁邾文字和齐莒文字两个小系。铭文研究主要是对部分齐系地域铭文及其文字作出考释和考证,并对相关问题作了一些必要的探讨和初步的研究。


(三)文字学方面的学术论文论题多样,新见迭出


甲骨文方面,黄天树《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汉字汉语研究》第2期)指出《甲骨文合集》20610的“”字,上部为“舟”,下部偏旁“攴”为“”之省。卜辞偏旁位置每变动不居,既可写作左右并列,也可写作上下相叠。因此,它实际上是左右并列的“(朕)”的上下相叠相式。连佳鹏《释甲骨文“衁”字的几个异体》(《殷都学刊》第2期)考释了甲骨文中几个“衁”字的异体,以往多缺释或被误释。其他如孙亚冰《甲骨文中所谓的“占”字当释为“司”》(《考古》第9期)李春桃《否叔诸器铭文释读——兼释甲骨文中的“眚”字》(《文史》第1辑)等也都颇有新意。



金文方面,蔡卓《论楚铭文中的“鐘”与“鍾”》(《中原文化研究》第2期)认为西周时期楚铭文表示钟器的字几乎全用“鍾”,仅一例例外,到了春秋时期则全用“鐘”表示钟器,这说明楚文字中“鍾”和“鐘”之间当是“古体”和“今体”的关系。


战国文字尤其是简帛文字仍是研究热点。石小力《清华简〈尹浩〉“”字新释》(《考古与文物》第1期)认为《尹浩》1号简“”字,据楚文字中“桀”字的构形,此字中间右部实从“匄”,可读为“遏”。李零《曾侯乙墓漆箱文字补证》(《江汉考古》第5期)根据最新的高清照片和摹本,对曾侯乙墓漆箱二十八宿的文字进行了新的释读和补证。其他较重要的文章还有赵平安《补“屚”——兼说相关诸字》(《汉字汉语研究》第1期)刘宝俊《论战国楚简特形字“”和“”》(《语言研究》第3期)潘牧天、潘悟云《“皋”“睪(澤)”考辨》(《中国语文》第1期)等。


(四)其他文字学理论、实证方面的相关论著及进展


曾宪通、陈伟武主编的《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中华书局)收出土战国文献所收字词5000个左右,在各字头之下先罗列字形,后析形注音释义。贯通陶文、玺文、金文、货币文、玉石文、简帛文等,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相参证,注意探源溯流,寻求字词形音义分化孳乳的过程及结果。刘钊《书馨集续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论丛》(中西书局,2018)收录2013年底以来和以往未收入作者其他论文集的文章40余篇,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秦汉简帛、玺印等古代文字研究等。陈伟武主编《古文字论坛》(第3辑)(中西书局,2018)收录文章共45篇,内容包含古文字学者对甲骨、金文、简帛等的研究论文,体现了古文字学界最新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此外,黄德宽《古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涉及古文字的起源发展,古文字学习的理论方法,古文字字形的发展演变,字形结构解析,又将形与音、义相结合,全面阐释古文字学习的要义。刘洪涛《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重要性研究》(商务印书馆)从多方面探讨了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的重要性,对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提出了建议。


另外,很多学术研究机构都创办有自己的专业集刊,定期出版发行。论文内容涉及古文字学、传统文字学、俗文字学以及现代汉字学等方方面面,反映了文字学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成果日渐丰硕的现实。同时,针对日益丰富的大宗出土文献,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办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的简帛网等,以及最近几年异军突起的微信公众号古文字微刊、汉字学微刊等,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及时刊登有关学术文章,积极维护网络论坛,为相关讨论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公开的学术平台。有关研究成果得以在网站上迅速呈现,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百家争鸣和学术繁荣。

点赞
收藏
表情
图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