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3 阅读 2021-09-10 11:52:41 上传
会议讲座: 会议
时 间: 2021.09.10
形 式: 在线
人 数: 300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四届学术周来袭!
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我们
为活跃学术氛围,开拓学术视野,提升全院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教研水平,助推学院学科、系部与课程建设,学院举办第四届学术周活动。本届学术周由三个版块组成。具体安排如下:
01 学术周时间
2021年8月30日-9月11日
02 版块安排
版块1:思政版块
该板块安排在8月30日,主要内容为课程思政建设学术报告,通过线上方式开展。
版块2:学术讲座版块
该板块将邀请 5 位校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座,其中3场教研讲座,2场科研讲座,讲座形式为:线上。在9月9日、10日举办。
版块3:跨文化传播研究版块
该板块将邀请5位国内著名学者讲座,结合浙江形象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教师研讨方式开展,时间在9月11日。
03 学术周参加对象
本次学术周共安排3个板块,讲座及研讨共计30场,参会每半天按2学分计入教师发展考核,请老师们安排好时间积极参加,届时学院将组织统一安排会议签到。
04 具体日程安排
学术讲座专家信息
01 殷企平
【殷企平】教授,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中国高校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主要研究方向:英国小说、英国文化和西方文论。在相关领域代表著作有《推敲“进步”话语──新型小说在19世纪的英国》《“文化辩护书” ──19世纪英国文化批评》和《英国小说批评史》,另发表专著3部、译著4部、教材11 部、论文160余篇(大都发表在国内外权威或核心刊物),其中25篇由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并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获国家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各1项、国家优秀图书三等奖1项、上海市优秀图书奖1项、省社科成果二等奖2项、省社科成果三等奖2项。
讲座题目:外国文学的 “新” 与 “旧”:新文科浪潮下的思考
02 许宗华
【许宗华】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教授,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语用学、日语理论语法、语言哲学。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讲座题目:关于一流专业建设的一点思考
讲座内容简介:
主讲人将从一流专业的内涵出发,就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与一流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呈现自己的想法。
03 王忻
【王忻】日本千叶大学文学博士(日语语言学方向)。历任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现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浙江省哲社规划学科组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日本政府国际交流基金项目、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等高级别项目多项;出版专著3部、教材1部、译著2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日语学习与研究》、《国文学解釈と鑑賞》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荣获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校首届马云教学卓越奖、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校教学十佳、校教学名师以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教指委日语分委员会&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等奖项多项。
讲座题目:日语教师专业成长之科学研究——谈课题申报与论文撰写投稿
讲座内容简介:1.科学研究的兴趣与功利;2.关于课题申报;3.关于论文撰写与投稿;4.科学研究的连续统。
04 李征
【李征】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育技术中心主任,“FD-QM在线课程质量标准”评审师,主持的“通用学术英语听说(高级)”在 2020年入选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主持多项社科和教学改革项目,其中国家社科一项,上海市项目三个。
讲座题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以“通用学术英语听说”为例
讲座内容简介:
语视听说”为例,介绍和分享混合式课程建设和运行经验。报告将重点从“课程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学业评价”4个方面进行介绍,分享建设经验、设计理念和建课原则。此外,报告还将介绍课程建设中常见的误区、视频拍摄制作经验和课程教学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方法。
05 邓劲雷
【邓劲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目前已在《外语教学与研究》、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
讲座题目:语料库建设与语言研究——以学术英语和报刊英语为例
讲座内容简介:
本次讲座尝试以自建的“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学术英语可比语料库”和“纽约时报语料库”为例,分享语料收集、赋码以及检索平台建设的经验,探讨语料库在学术写作、语言描述、社会语言学等领域的应用。
跨文化传播研究讲座专家信息
01 黄未
【黄未】现任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海外中心(国际频道)总监,历任浙江卫视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导、制片人,浙江少儿频道总监助理、副总监、总监,浙江省嵊州市副市长(挂职)、浙江卫视副总监等职。
担任主持人、主创的大型直播节目《2000年钱塘江潮》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担任主持人、主创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开幕式直播晚会》荣获第20届“星光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分管、策划、主创的人文纪录片、节目、活动等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一等奖、入选“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其中《中华好故事》荣获TV地标年度上星频道优秀节目,《爱上中国》入选中宣部“纪录中国”传播工程,《良渚》中华文化纪录片全球展播推广活动入选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以上节目均获省政府一等奖。
讲座内容简介:
交流分享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坚持“多参与、多发声、多展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浙江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浙江,打造与“重要窗口”相匹配的复合型“出海”通道,奋力展现新时代国际传播主流媒体新作为的探索和实践。
02 张辉
【张辉】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会议评审专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秘书长兼副会长,江苏省外国语言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熟语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英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神经认知机制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事件相关单位的汉语惯用语结构的认知研究”。出版《认知转喻》(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认知语言学研究》和《熟语表征和加工的神经认知研究》(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学术著作和教材10余部;在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外语教学与研究》和《外国语》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讲座题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话语的批评认知语言学分析* ———2018 “疫苗事件”中外媒体报道的个案研究
讲座内容简介:
本次讲座尝试完善趋近化理论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检验趋近化理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话语的阐释力。通过介绍研究方法与工具,并分析中外主流媒体关于 “2018 长春长生疫苗事 件” 的报道语料,剖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话语中不同的话语生产者在同一事件上采用的差异 化趋近策略和合法化表征方式及其动因。定量定性分析表明,中外媒体在空间趋近策略上存在 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话语空间内部实体 ( IDC) 与话语空间外部实体 ( ODC) 的阵营划分上。时间趋近策略方面,二者的选择存在一致关系,均注重过去到现在和将来到现在的概念转换。另外,二者识解的 IDC / ODC 价值观在生产标准与质量、安全与信任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结果 支持趋近化理论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话语具有阐释力。
03 王娟
【王娟】讲师,中共党员,清华大学博士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 媒体数据挖掘 未来媒体 媒介融合。发表多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参与国家重大课题 2 项,主持省部级课 3 项,参与 7 项,横向课题若干,媒体数据挖掘,5D技术应用项目若干,参加清华大学北极文化科考项目,联合国教开发署科创项目并获奖。
讲座题目: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工具——清博智能系统在科研以及传播中的应用
讲座内容简介:
清博智能系统在科研以及传播中的应用。技术领域:语言翻译,微信,微博,视频号,B站号中的应用。传播领域:文本挖掘,新闻热点,舆情分析。
04 张焱
【张焱】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公派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安妮伯格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博士研究生期间,在《Journal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等国际期刊发表英文论文3篇,中文论文十余篇;参加IAMCR等国内外学术会议8次,受邀在USC安妮伯格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美传媒类学院排名第一)进行有关“中美关系”的报告;并作为清华大学智库中心研究助理,主笔《清华大学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国通州·智库小镇”》横向委托项目报告;同时参与清华大学国家形象研究中心《城市音乐品牌构建》项目;2017年为清华大学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助教,对“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龙泉市”领导进行分组辅导;作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新媒介”环境下的报纸发展趋势及转型研究》等3项课题研究。
讲座题目:跨文化传播实践的历史与进路
讲座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跨文化传播学逐步进入中国学术界的视野。但国内学术界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边界并没有统一的定论,甚至主流的跨文化传播著作缺乏“传播学”本位,更多的散见于外交学、语言学等领域。对此问题,国内传播学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在《跨文化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一文中写到,“跨文化传播”的学科建设需要在中国实现“传播学转向”,回归其“传播学本位”。另一方面,根据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历史来看,其研究与传播学乃至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以西方中心主义为主导的,面临着被西方宰制,话语权、阐释权被西方绑架的现实困境。为破除这一学术霸权,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一批东方学者正在付出努力,例如莫勒菲·阿桑蒂(Molefi Kete Asante)和三池贤孝(Yoshitaka Miike)等学者相继推出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非洲中心”范式和“亚洲中心”范式。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对实践的抽象与概括。本次分享旨在介绍跨文化传播实践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下新的跨文化传播实践现象,而以东方视角为基础的实践中所蕴含的问题意识,正是构建跨文化传播研究东方范式的基础与动力。
05 吴月华
【吴月华】都市快报英文版记者,负责构建在杭外籍人士联络平台;策划组织系列人文交流活动,推介具有杭州特色的优秀文化;管理杭州国际传播融媒体矩阵;专访在杭各领域的代表性外籍人士:为连连国际CEO,保时捷控股(中国)CFO,中墨创新中心总裁等撰写高质量中英文专访。
讲座题目:如何构建立体、高效的国际传播体系
讲座内容简介:建立国际传播融媒体矩阵,传播好杭州声音;以鲜活活动为载体,讲好杭州故事;借助外力外嘴,构建杭州话语体系;外宣技巧:如何让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